近日,共青團中南民族大學委員會對2022—2023學年度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評選表彰,學院團委榮獲“紅旗團委”。
2022-2023學年度,學院團委在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弘揚中醫藥文化為引領,將國家需要、產業需求、行業應用導向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助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文化自信、扎實基礎、實踐能力、研發視野的藥學創新人才。一年來,學院團委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一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學院團委深刻把握凝心鑄魂的根本任務,強化青年學生價值引領,通過專家導學、集體研學、黨團支部聯學等形式,不斷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付之于行、落之于細、見之于效。積極組織學生開展10余次主題研討,參與“道中華”“青年大學習”及理論學習、團史知識競賽等學習活動,在學院微信公眾號推送40余篇黨的二十大理論專題和70余篇“道中華”文章。學院2008級優秀校友瑪日耶姆古麗·吾布力喀斯木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這些活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全院學生思想上生根、行動上落實。
二是深化團學組織改革。調整優化學院團委、學生會內設部門,組織完成學院第七次學生代表大會換屆,積極組織團學干部提升團學素質能力,開展了4期覆蓋超過600人次《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觀》等主題的論壇,不斷提升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選樹青年教師典型,周莉老師獲評五四青年教工先鋒,任永申老師被推薦成為湖北省青聯委員,大力發揮青年教師對學生的示范帶頭作用。
三是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學院團委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發展學生專業素質。全年獲省級及以上獎項28項,其中國家級9項。2019級1位本科生在自然指數期刊《Angew.Chem.Int.Ed》以學生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1篇。通過媒體宣傳、主題講座及班團會等形式,開展防范非法校園貸、防電信詐騙等宣講教育,自覺維護學生權益。多措并舉助力學生考研,持續開展訪企拓崗,為畢業生搭建就業“快車道”,學院獲評中南民族大學“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四是培育社會責任意識。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在疫情防控、中醫藥文化傳承、志愿公益、助老助困中發揮力量。多次到武漢市中谷苑社區開展志愿幫扶活動,受到社區領導、群眾的高度好評。注重夯實社會實踐育人作用,近60支團隊參加暑期“三下鄉”和寒假社會實踐活動,8支團隊榮獲校級“優秀團隊”稱號。
五是培育健康向上文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團委舉辦的各項活動,并自主舉辦“新生杯”體育及辯論系列賽事、“百草之約”科技文化節系列活動,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不斷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首屆“道中華杯”大學生演講比賽,喜獲佳績,榮獲中文賽道二等獎1項,英文賽道優秀獎1項及“優秀組織獎”。
學院團委信念如磐、初心如炬,緊緊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努力為青年學生實踐創新搭建更廣闊的舞臺,為青年學生塑造人生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助力青年學生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用青春、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