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藥學院師生以“Lewis acid-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7-alkynylcycloheptatrienes with carbonyls: access to 3,4-disubstituted 2,5-dihydropyrroles”為題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發表成果,對路易斯酸催化合成2,5-二氫吡咯類化合物進行了報道。楊金明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2022級碩士研究生黃翔為論文第一作者,中南民族大學為唯一署名單位。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9/D5CC01837D
2,5-二氫吡咯衍生物作為一類重要的含氮五元雜環化合物,其結構廣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及藥物分子中,有著良好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炎、抗腫瘤、抗菌、鎮痛等(圖1)。由于具有良好的藥理學特性,2,5-二氫吡咯及其衍生物倍受研究人員的關注,因此,發展簡便高效的2,5-二氫吡咯類化合物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圖1 含有2,5-二氫吡咯骨架的代表性天然產物、藥物分子
我院楊金明教授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類新穎的1,5-炔基環庚三烯酮類底物,通過路易斯酸催化進行分子內環化反應,成功合成了一系列2,5-二氫吡咯類化合物。反應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適性,通過改變溶劑條件,可以選擇性地合成不同官能團化的2,5-二氫吡咯化合物(圖2)。此外,該反應也能夠以克級規模放大及進一步后期官能團化(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LSF)。作者通過控制實驗和同位素標記實驗,提出了反應的機理。該研究工作共合成了23個3-苯乙炔基2,5-二氫吡咯、24個3-苯乙?;?2,5-二氫吡咯新化合物,最高收率可達83%,此外,碳連接和氧連接底物也能應用到這一體系中。相關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評價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圖2 路易斯酸催化的分子內環化反應合成2,5-二氫吡咯類化合物
據悉,《Chemical Communications》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旗艦刊物,自然指數收錄期刊。楊金明教授課題組相關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南民族大學引進人才重點項目以及中央高?;究蒲袠I務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