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保研,也沒太多獎學金,但我……】錄取名校:熊婷婷
沒有保研光環(huán)加身,也鮮少被獎學金眷顧,那些貼滿“優(yōu)秀”的標簽似乎從未落在她的身上。
從民大南湖畔到浙大紫金港,她用堅持與努力證明:人生不是標準化的賽道,所謂“不夠好”的定義,不過是暫時的注腳。只要心懷熱愛,步履不停,也能在平凡里書寫屬于自己的逆襲篇章。
今天,請跟隨幺幺的腳步,一同探尋這位“逆襲者”背后的故事。
個人簡介
熊婷婷,女,漢族,江西撫州人,藥學院2021級藥物制劑專業(yè)本科生,現考研至浙江大學。
榮譽獎勵
2024年“學創(chuàng)杯”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綜合模擬大賽三等獎
野草之韌,突破重圍
在考研這條路上,熊婷婷像一株倔強的野草,在石縫中迸發(fā)生機。深夜的臺燈下,她反復咀嚼晦澀的理論;通勤路上的顛簸里,她爭分奪秒背誦單詞。即便模擬成績不盡人意,即便周圍質疑聲此起彼伏,但她始終扎根于知識的土壤,將挫折化作養(yǎng)分,用倔強的姿態(tài)向著目標院校的方向野蠻生長。
確定目標院校是考研的關鍵一步。熊婷婷深知它的重要性,制定了自己專屬的擇校策略。“擇校不能賭,要留退路!”她根據城市發(fā)展、院校綜合實力、歷年分數線、報錄比等因素將目標院校分為“沖、穩(wěn)、保”三檔,同時結合自身學習能力、專業(yè)基礎、復習進度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報考院校。熊婷婷通過試做各校真題,并根據自己擅長的題型動態(tài)調整目標,最終將目標鎖定為浙江大學。
高效自律,穩(wěn)扎穩(wěn)打
目標既定,熊婷婷用一支筆、一張紙,將時間切割成精密的“逆襲”作戰(zhàn)計劃,將“高效、自律”落實在行動中。
上午(8:00—12:00):學習英語、藥理學、藥物化學;
下午(14:00—18:00):學習藥劑學、藥物分析;
晚上(19:00-21:30):學習政治,并進行高頻練題。
熊婷婷分享了她的英語提分秘訣:依據考研英語大綱詞匯,指定詳細的背誦計劃,合理分配每天的背誦量,起初每天背誦50-80個新單詞,后逐步調整至每天背誦200個單詞(含復習舊詞);做完閱讀題后,逐篇分析錯題原因,如細節(jié)理解錯誤、推理判斷失誤等,總結答題技巧和規(guī)律;寫作方面收集不同話題的優(yōu)秀范文、常用句式和閃光詞匯,建立自己的寫作素材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
面對專業(yè)課學習,熊婷婷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日常學習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是關鍵。上課時,需全神貫注認真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互動,標記重點難點,及時記錄疑問。這樣,知識積累更加系統,備考時自然能事半功倍。”除此之外,利用網絡資源(慕課平臺、學術論壇以及社交媒體群組等)和目標院校相關課程課件進行學習,可以從多個角度深入理解知識。如在慕課上觀看名校名師講解,對比不同觀點;目標院校課件更是針對性極強,精準涵蓋專業(yè)核心知識,強化對重點內容的掌握。
熊婷婷的備考,沒有僥幸,只有步步為營;沒有捷徑,只有穩(wěn)扎穩(wěn)打。她以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強者,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方法和努力。
心焦不懼,步履不停
熊婷婷雖沒有亮眼的科研經歷與獎學金加持,但卻展現出難得的理性與從容。她明白與其在不可改變的過往中內耗焦慮,不如將精力聚焦于當下可控之事。她說“與其盯著別人焦慮,不如把自己計劃表上的任務一個個打勾。”這種將認知資源投注于可控領域的做法,讓她在看似劣勢的局面下,依然走出了屬于自己的成長路徑,用行動為未來積蓄能量。
熊婷婷的筆記本扉頁寫著:“努力到位,運氣自會敲門。”她把焦慮碾碎成前進的燃料,默默耕耘著自己的土壤。日復一日的堅持,讓知識與能力悄然生長,最終厚積薄發(fā)。那些被汗水浸潤的種子,在浙大的春風里綻放成花。
勇敢嘗試,敢想敢拼
談及本科遺憾,熊婷婷不好意思地說道:“大一、大二時我只顧課堂學習,未能加入實驗室與參加競賽,制作考研復試簡歷那單薄的履歷讓我心驚。希望學弟學妹們能盡早加入實驗室,參加科研項目,讓自己的履歷盡可能地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在復試中更有底氣。”
熊婷婷鼓勵學弟學妹們要勇敢嘗試,要有不怕輸的勇氣,不怕吃苦的韌性。“沒有光環(huán)加持又如何?把‘我沒有’變成破釜沉舟的斗志!”她的眼神亮如星辰,“考研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只要敢想敢拼,塵埃里也能開出花朵。”
真正定義未來的,從來不是標簽,而是將每個難點啃透的韌勁,是將“不可能”淬煉為“觸手可及”的勇氣。
無需做別人眼中的標桿,只需成為自己故事里永不退場的英雄。愿每個與夢想博弈的你,都能在彷徨時將質疑碾作動力,讓每分平凡的堅持,都匯聚成破繭時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
責編:李丹
審核:吳孔勇
作者:徐文萱、王亞琳 責編:李丹 審核:吳孔勇 上傳: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