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領域和前沿陣地,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是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領導的核心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多次強調指出,“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在基礎性、戰略性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上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為高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堅定主心骨,牢牢把準校正政治方向導向
意識形態工作本質上是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必須牢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筑牢紅色校園鮮明底色。高校黨委要自覺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深入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強化責任擔當,健全議事規則,把“四個服務”作為根本要求,通過人才強校、學生為本、治理提升、作風建設、質量躍升等主題活動,不斷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增強歷史主動,發揚學校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立足學懂弄通做實,推進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全面落實“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學習—貫徹”機制、領導干部、教師、學生政治學習分類指導機制,抓好“關鍵少數”先學領學、專家學者學習闡釋、骨干力量教育培訓、黨員“三會一課”、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課程,通過博士生宣講團等多支校園宣講力量全覆蓋分眾化宣講,教育師生自覺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聚焦教育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堅持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堅持“四有”好教師標準,打造“經師”“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堅持選拔優秀博士擔任學生輔導員;堅持以最優秀的人培養最優秀的人。定期開展師生思想狀況滾動調查,不斷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引導青年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二、唱響主旋律,牢牢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世界正處在動蕩變革期,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兩個鞏固”根本任務,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中心環節。
高舉思想旗幟,牢牢把握主導權。統籌學校多學科力量,不斷加強中華文化文明研究,增進文化自信,不斷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最新研究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深入推進“三進”工作,高質量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講好抗疫、冬奧大思政課,辦好學生“青馬班”等,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把馬克思主義主導地位全面落實到思想理論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教育教學、課程教材、教書育人的各方面。
堅持媒體融合,牢牢把握傳播力。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要加強高校融媒體中心建設,建強學校微信、微博、短視頻為主體的全媒體體系,新聞一體化設計,輿情一體化應對,傳播一體化呈現,打造充盈網絡流量的精品力作。
堅持有所作為,把握國際話語權。緊盯國際傳播領域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趨勢,通過臉書、推特和照片墻等海外社交平臺,通過國家高端智庫、文明對話和學術研究平臺,不斷完善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深入開展各種人文交流,有效開展國際輿論引導和斗爭,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三、健全責任制,牢牢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機制
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的基本工作制度。應從以下幾方面健全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堅持制度建設,全領域建立責任體系。根據中央和教育部黨組的明確要求,制定修訂嚴格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為主體的系列制度。明確責任清單,建立責任體系,細化責任追究辦法,不斷完善制度體系、責任體系和風險防控體系。
堅持主動作為,全鏈條健全工作機制。建立日常輿情監測機制、通報反饋機制,網絡輿情研判常態化和應急工作機制、協同應對機制、專家咨詢研判機制等。開展全校意識形態風險點大排查,實施網絡媒體平臺清查“清朗行動”。結合黨建考評和校內巡視安排等,對全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全覆蓋監督檢查。
堅持狠抓落實,全方位盯牢重點任務。按照工作規程,聚焦重點對象、重點事項、重點節點壓實責任。組織工作專班,突出抓好教育引導、管理約束和依法處理關鍵環節,做好相關工作。建立方案預案,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和工作互動聯動,做好大事喜事要事和重大紀念活動期間的意識形態工作。
四、統籌“一盤棋”,牢牢構建意識形態工作格局
高校黨委常委會定期研究意識形態工作,成立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和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增強斗爭性,錘煉提升隊伍工作能力。參加實戰實訓、開展專業培訓,不斷強化斗爭精神、自我革命和奮進姿態,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強化政治風險隱患的發現力研判力處置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強化管理權,管好用好意識形態陣地。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管理”和屬地管理原則,實行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一會一報”制。分類推進學校互聯網公眾賬號建設,管好網上宣傳思想陣地。建立健全課堂教學管理辦法和管理體系,聚焦意識形態性質鮮明學科,嚴格教材編寫和引進管理。做好安全評估和準入,加強項目資金、學術出版、期刊管理。聚焦指導老師、社團登記年審、活動審批等環節,管好學生社團和學生組織。
打好主動仗,防范化解校園管理風險。經常梳理各種重大決策、各類師生群體、各個高風險領域中存在的敏感性因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直面回應網絡關切和輿情,主動化解可能出現的輿情危機,有效防止各種借機干擾破壞情形發生,避免招生就業、教學科研、師德師風、學生管理、國際交流合作、校園后勤管理等具體問題演變成政治問題,避免局部問題演變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現大的意識形態事件和輿論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