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別 男
民 族 漢 族
籍 貫 河南信陽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職稱職務 教授/副院長
學科專業 政治學
研究方向 民族理論與民族問題;跨界民族問題與邊疆安全;國際安全;世界民族問題
擔任導師 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講授課程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政治學概論》等。
電子郵箱 lxbmails@126.com;027-67842087(辦)
學術簡介:
李學保,河南信陽人,1991年畢業于河南信陽師范學院外語系,1994-1997年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攻讀法學碩士學位,2003-2006年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攻讀法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2006年至今先后在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學報編輯部編審?,F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教授、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北省民族政策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湖北戰略發展研究院民族事務治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民族理論與民族問題、世界民族問題和國際政治研究。
社會兼職:湖北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國際關系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民族學會常務理事。
獲獎情況:
“涉及民族問題的國家安全:內涵界定與政策選擇”,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5。
“西部民族地區近期中央農村政策實施績效性調查”,獲國家民委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排2,2009。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解決跨界民族問題的政策實踐與經驗啟示”,獲湖北省社科聯“第二屆湖北省青年學者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2011。
“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新聞出版工作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獲總政“新聞出版工作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1。
研究項目:
“‘西方之亂’中的種族、民族主義回溯及其應對之策研究”(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主持,項目批準號:20AMZ013)。
“邊疆民族地區反恐維穩中的涉外因素及其相應對策研究”(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項目批準號:14BZZ027)。
“建國以來中國解決跨界民族問題的探索與實踐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劃項目,主持,項目批準號:10YJA850052)。
“中國共產黨解決跨界民族問題的探索與實踐”(2010年教育部紀念建黨90周年專項課題,主持,項目批準號:10JDJNJD297)。
“21世紀民族主義的發展及其對未來世界政治走向的影響研究”子課題:“美國福音基督教民族主義及其對世界政治的影響研究”(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項目批準號:19ZDA132,主持)。
“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國際合作研究”子課題“國際安全合作與當代中國”(200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主持)。
“世界主要國家安全體制機制研究”子課題“中日印安全體制機制研究”(2011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項目批準號:11JZD046,參與)。
“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中國東南周邊地區安全機制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攻關項目,項目批準號:14ZDA087,參與)。
學術成果:
學術著作
《當代國際安全合作的探索與爭鳴》,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版。
《當代世界沖突的民族主義根源》,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版。
《跨界民族問題與邊疆治理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世界主要國家安全體制機制研究》(參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國際政治學導論》(參編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學術論文
“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的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21(11).
“邊疆民族地區安全治理中的涉外因素及其相應對策研究”,統一戰線學研究,2021(3).
“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幾點思考”,《中國民族報》2020-11-06(5).
“恐怖主義全球治理的中國理念與中國方案——學習習近平有關恐怖主義治理的重要論述”,排2,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9(3).
“涉藏、涉疆外交面臨的困擾及化解之道”,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9(1).
“‘西藏問題’國際化及應對策略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3).
“深刻領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多重意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7(6).
“跨學科視角與中國陸地邊疆治理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17(7).
“新中國解決中緬跨界民族問題的經驗與啟示”,民族論壇,2014(5).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跨界民族問題的形成與歷史演變”,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2).
“民族認同、族裔民族主義與后冷戰時代的世界沖突”,青海民族研究,2010(4).人大復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
“跨國移民族群參與祖籍國政治的影響及政策引導”,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6).
“國內學術界關于跨界民族問題研究的分歧與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5).
“跨界民族問題與中國的國家安全:建國60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5).
“當代跨國民族主義及其地緣政治影響”,江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12(1).
“建國以來黨和政府解決跨界民族問題的政策實踐與經驗啟示”,社會主義研究,2011(2).
“日本‘安全共同體構想’及其制約因素”,社會主義研究,2014(2).
“涉及民族問題的國家安全:內涵界定與政策選擇”,民族研究,2014(6).
“西方國際沖突研究:理論、視角與趨向”,社會主義研究,2008(6).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外交觀念變革的歷史路徑及經驗其實”,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6).
“改革開放30來中國外交觀念變革的歷史路徑及經驗啟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6)
“新安全觀與中國的和平發展之路”,社會主義研究,2005(1).
“全球化視角下的安全:兩種不同的理解及分歧的原因”,教學與研究,2005(7).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2005年第11期全文轉載。
“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國家的地位與作用”,現代國際關系,2004(5).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政治》2004年第7期全文轉載。
“非傳統安全合作:全球化時代新課題”,中國評論(香港),2006(2).
“時代變遷與國際安全合作內涵的演變”,解放軍防空兵學院學報,2005(3).
“邊疆民族地區安全穩定研究:不同視角的分析”,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6).
“冷戰后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與中美關系的走向”,外交學院學報(現《外交評論》)1996(3).
研究報告:
2018-2021年間,在邊疆安全治理、城市社區治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領域撰寫的研究報告,被中辦/國辦、中央政法委、國家民委和湖北省民宗委采用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