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民族院校辦學治校工作主線,在講好《“多彩中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課程、按時高質量編寫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課程配套教案講義基礎上,深度聚焦青年思想關切,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全面融入第二課堂教育教學改革體系。
一是強化全媒體意識和思維,實施“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專題網站,通過制作民族團結創意長圖、短視頻、小話劇、音樂作品、美術作品等方式,擴大中國特色民族理論創新成果和中華優秀文化精神產品網上傳播,生動講述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二是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依托“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周”“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日”,舉辦少數民族學生文化交流節、社團文化交流節,以寓教于樂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演講比賽、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三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以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離校教育等為契機,細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容,舉辦校史校訓教育、專題講座、優秀校友座談等系列活動,構建民族團結“四個互嵌”校園,強化師生民族團結進步意識。四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多年組織實施“輔導員邊疆行”“伴飛計劃”“西部計劃”“高原書屋”等品牌活動,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專題寒暑假社會實踐,引導學生深入民族地區開展考察調研、文化交流、志愿服務等活動,在社會實踐中涵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學生青年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中華民族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