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授參加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2023年學術年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建設與實踐探索”研討會
2023年9月9日上午,“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2023年學術年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建設與實踐探索”研討會在內蒙古師范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民族學人類學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許曉東、納日碧力戈、蒲長春、江國華、董建輝、張應強、張繼焦、何生海、姬德強等學者分別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數據庫指標體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體參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民族區域自治法修改”“臺灣少數民族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區域民族共同體”“多民族共有節日建設”“內蒙古模范自治區建設”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國際傳播”等主題進行了主旨發言。與會專家學者還分別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三大體系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研究”三個分論壇進行了研究成果匯報分享。
我院李學保教授、崔榕教授出席此次會議。李學保教授圍繞“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他提出,應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研究,深入領會其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應積極建構中國話語實現對西方民族與民族主義研究的超越,同時借鑒和吸收其合理成分;應以跨學科視野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的理論邏輯,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深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內涵的進行研究。崔榕教授作了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民族地區旅游業的轉型發展”的發言,他從民族地區旅游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當前民族旅游業轉型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困境以及民族地區旅游業轉型發展的主要途徑三方面進行了討論。我院兩位學者的發言,引發與會專家學者熱烈討論和關注。
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2023年學術年會的成功召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充分發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作用的一次實踐創新。我院將以此為契機,以中央四部委基地為發展平臺,著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科建設;二是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體系建設;三是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師隊伍建設;四是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科研體系建設。
(撰稿:崔榕 責編:李學保 審核:賀展 上傳: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