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是科研活動的重要力量,是保持學院科學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更是學院未來科研發展能力的保障。我院三位新進青年教師彭茜、趙夢涵、劉曉雯博士科研熱情高、能力強,入職半年來成果頗豐,發展勢頭良好。
項目方面,獲202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立項3項和四部委鑄牢基地2024年度競爭性課題1項;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和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申報;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子課題。
成果方面,彭茜博士2篇資政報告獲國家民委主要領導批示,趙夢涵博士發表學術論文兩篇:《樓蘭文書研究回顧與展望》,《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3期;《從漢唐西域經營看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兵團黨校學報》2024年第2期,且在中國人民大學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的第二屆“青年學者論壇”中獲得優秀獎。
社會服務方面,三位青年教師參加學校中南民族大學“共讀鑄牢金教材 樹立正確民族觀”青年教工讀書演講活動,獲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主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活動3場次;走訪調研武漢市區民族工作機構,形成調研報告2萬字。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寄予厚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的學院發展亦如是,青年學者是推動學科發展的生力軍,支持青年學者接好科學研究的接力棒,是學院、學科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根本。我院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營造和諧氛圍,建設結構合理、多學科交叉的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作者:龔喬 審核:李學保、賀展 上傳:龔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