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我校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統籌全校力量,匯聚多學科優勢,凝練學科方向,形成學科特色,2025年9月16日下午,我院聯合學校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在學院多功能會議室舉辦“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邀請了校內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我校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的特色、優勢及建設方案展開熱烈的討論。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方德斌主持了會議,學院班子成員和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方德斌首先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的背景和目的。作為教育部首批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試點建設單位,學校高度重視該學科的建設,在資源和師資配置上向該學科傾斜,明確提出“走在全國前列”的發展目標。如何在已有積累的基礎上突出學科特色,發揮我??蒲泻腿瞬排囵B優勢,統籌全校力量開展跨學科研究,需要凝聚共識,發揮集體智慧,深化對相關問題的討論。
學校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陶喜紅詳細介紹了國內16所試點高校的學科方向設置情況。試點高校既有國內重點大學也有普通高校,既有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有省部共建和國家民委直屬高校,各試點高校學科方向在呈現共性的同時也有各自鮮明的特色,為我校專業方向設置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方德斌回顧了五年來我校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和學科建設走過的歷程,介紹了從民族學自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二級學科,到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等在專業和研究方向方面的探索,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方向設置的初步設想。
研討交流環節,與會專家學者聚焦我校共同體學交叉學科的特色與優勢、方案的完善等各抒己見、積極建言獻策。段超教授、李吉和教授提出專業方向設置要注意中華民族共同體學與民族學下屬二級專業中華民族學的區別,突出民族學、政治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基本理論方向的支撐和依托作用,以及加強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城市民族問題研究??荡淦冀淌诮榻B了我校教育學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積累,認為這是我校區別于其他試點高校的獨特優勢,建議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內容。吳開松教授提出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挖掘區位特色,加強中東南區域研究。田敏教授從學科方向名稱凝練、研究內容整合以及發揮我校優勢等方面,提出許多具體的建議。王世忠教授認為專業方向設置需厘清“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科”三者的聯系與區別,強調學科屬性特點。李長中教授則建議強化共同體理論研究與美學研究內容,凸顯我校文學專業的優勢和支撐作用。潘紅祥、李波、翟華云、張勁松等教授就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數字化發展和治理、定量分析法介入等對專業方向提出了建議。雷振揚教授肯定了我校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學科建設已取得的成效,同時指出面臨的挑戰;強調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建設要著眼長遠、開拓創新,避免重走民族學老路;要梳理既有基礎、發揮我校優勢,凝練研究特色,關注重點區域。此外,與會專家學者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的其他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方德斌最后指出,此次研討會的召開,為我校共同體學交叉學科試點建設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明確了發展方向。共同體學院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充分吸收專家教授的意見和建議,完善學科方向設置和專業建設方案,著力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力爭實現“走在全國前列”的建設目標。
責編/龔喬 審核/李學保、李從浩 上傳/龔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