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崔 榕、李安輝、方清云、黎海波、易新濤、康翠萍、孔凡哲、李從浩、李春燕、楊勝才、羅建河、李 波、葉 慧、張 英、陳祖海、柏振忠、翟華云
一、學科簡介
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博士點是民族學一級學科自設的二級學科方向。本學科作為新興交叉學科展示著勃發的生命力,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的產物。
本學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與共同體理論、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為主要研究領域,運用多學科理論方法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理論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本學科按照一級學科進行提級管理,擁有一大批在中華民族共同體領域內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現有博士生導師17人。
本學科致力于培養從事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和建設的高級專門人才,學成后可從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研究,也可從事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亦可作為交叉學科人才從事其它各種綜合型工作,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培養目標
本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的總體目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深厚扎實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學術素養
具有崇尚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實踐出真知的科學探索精神;掌握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熟悉研究對象的歷史與現狀;能敏銳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的前沿問題,具備較強的學術能力。恪守學術道德,遵守學術倫理和研究規范,研究成果接受學術同行評議和學術不端檢測。
2.學術能力
(1)專業知識能力。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歷史學、政治學、民族學理論及其他相關學科專業知識,掌握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發展動態。熟悉國家相關基本國情和基本政策。熟練掌握比較不同知識、拓展知識的能力。
(2)研究創新能力。具備對研究問題價值進行科學判斷的能力,使用不同方法研究問題的能力,發現新資料并提出新闡釋的能力。
(3)學術交流能力。熟練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學術交流,能在學術講座、學術會議上清晰表達學術觀點、發表學術報告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言,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能夠運用外語寫作與國際學術交流。
(4)獨立工作能力。從事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科理論和實踐相關的學術研究、教育教學及和其他工作的能力。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事與中華文化符號、中國國家形象構建相關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