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有機化學教研室胡小強老師系統研究了苯甲酸類化合物的催化合成轉化,并應邀對該領域的相關成果進行了系統的總結,相關成果以“Single Electron Activation of Aryl Carboxylic Acids”為題,發表在在《Cell》子刊《iscience》(DOI:10.1016/j.isci.2020.101266)雜志上,我院胡小強老師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中南民族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
苯甲酸類化合物是一類非常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具有來源廣泛、廉價易得等優點。近年來,單電子(1e-)活化策略為苯甲酸類化合物的合成轉化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通過電催化、可見光催化或在一定的氧化劑存在下,苯甲酸可以選擇性地轉化為活性的羧基、芳基以及?;杂苫锓N。基于這些活性自由基物種,發展苯甲酸參與的單電子反應可以有效克服傳統雙電子反應(2e-)具有的反應溫度高、底物范圍局限等缺點。

我院胡小強老師近來在苯甲酸類化合物的催化轉化方面做出了相關的研究工作,先后實現了銠催化苯甲酸類化合物的胺化環化反應(Org. Lett., 2019, 21, 7558; Org. Lett., 2020, 22, 2600; Org. Chem. Front., 2020, 7, 1177.);銅催化的親電胺化反應(J. Org. Chem., 2020, 85, 10222.);氧化吲哚類化合物的串聯環化反應(Org. Chem. Front., 2020, 7, 1635.)并總結了其參與的自由基反應策略(Org. Chem. Front., 2020, 7, 2319.)。以上成果受到了化學同行的廣泛關注,例如:加拿大女王大學的Victor Snieckus教授在著名評述期刊Synfacts上對其工作進行撰文介紹(https://www.thieme-connect.com/products/ejournals/abstract/10.1055/s-0040-170706),同時CBG化學資訊對其進行了人物專訪(https://www.chembeango.com/zixun/49454)。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最近胡小強老師應邀在《iscience》上系統總結了芳基羧酸類化合物參與的單電子反應研究進展,并重點介紹了反應范圍、催化體系、局限性及反應機理。
文章信息:Hu, X.-Q., Liu, Z.-K., Hou, Y.-X., and Gao, Y. Single Electron Activation of Aryl Carboxylic Acids. iScience 2020, 23, 101266.
文章鏈接: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0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