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快速發(fā)展、知識獲取日益便捷的時代,高校教學若仍局限于知識的單向傳遞,教師的獨特價值將如何凸顯?為探尋這一關鍵問題的答案,深入挖掘教學本質(zhì),進一步提升高校課堂的吸引力與感染力,2025年9月25日,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究微知化 融才明道”教學研討系列活動在學院小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韓曉樂老師帶來題為 “教學的語言藝術:從‘信息傳遞’到‘心靈觸動’的升華” 的主題講座,為學院一線教師獻上了一場兼具智慧深度與情感溫度的思想盛宴。

講座中,韓曉樂老師圍繞 “教學語言如何實現(xiàn)從‘信息傳遞’到‘心靈觸動’的升華” 這一核心命題,結(jié)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與生動案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享。她提出,教學語言并非簡單的知識羅列,而是需要兼具邏輯性、趣味性與情感共鳴。在化學與材料領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學科發(fā)展歷史故事分享、前沿科研成果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解讀等方式,讓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鮮活易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同時,韓曉樂老師強調(diào),“心靈觸動” 的教學語言需要教師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情感狀態(tài)。在課堂上,教師應多用鼓勵性、引導性的語言,營造平等、開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樂于表達;在課后交流中,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困惑與想法,用真誠的語言給予指導與支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她還通過現(xiàn)場演示、互動問答等形式,與在場教師共同探討了教學語言運用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技巧,現(xiàn)場氛圍熱烈,教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此次 “究微知化 融才明道” 教學研討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彰顯了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對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高度重視,也為學院教師在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教學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未來,學院將繼續(xù)圍繞教學核心問題,開展更多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教學研討活動,助力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與水平,打造更具魅力與影響力的高校課堂,為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孫瑩 責編:李琳 審核:祁帆 發(fā)布:張朝沖 發(fā)布時間: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