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號上午10點,受我院張華教授邀請,北京大學余志祥教授在我院七號樓大會議室作了題為“成環反應發展和應用及其反應機理研究”的學術報告。
余志祥教授首先介紹了成環化合物在醫藥和生物領域的應用,指出了合成環狀化合物領域內的一些挑戰,講述了其課題組自成立以來圍繞成環反應發展和應用及其機理研究所開展的系統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合成八元碳環的[5+2+1]反應,[7+1]反應,苯并[7+1]反應;合成七元碳環的[5+2]反應,[4+2+1]反應,[4+3]反應;合成六元碳環的[5+1]反應,[3+2+1]反應, [4+2]反應;合成五元碳環的四種[3+2]反應和一種稀-二烯環異構化反應等; 2 利用其中的[5+2+1]反應,[3+2+1]反應,[5+1]反應等應用于Asteriscanolide, Hirsutene,Glathamine(治療老年癡呆癥)等多個復雜天然產物的合成; 3 利用計算化學為主要手段對這些反應的機理進行研究。余志祥教授也講述了其研究[5+2+1]成環反應機理的心路歷程,歷經十五年在計算化學得到發展的條件下終成功,給予了研究生同學激勵和啟迪。報告結束后余教授還同在場的師生進行了成環反應的應用和拓展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余志祥,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1991,武漢大學,學士;1994-1997,北京大學,碩士;1997-2001,香港科技大學,博士;2001-2004,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后;2004-2008,北京大學,副教授,博導,理論和合成有機化學課題組組長;2008-現在,北京大學,教授,博導,理論和合成有機化學課題組組長。獨立工作以來圍繞成環反應發表了包括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以及Nature Commun.等多篇學術期刊論文。入選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長江學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導師;曾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學者獎、北京大學拜爾研究者獎、中國化學會-Sci-Finder有機合成創造獎、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中國化學會-物理有機化學獎。
作者:張華 責編:錢紅亮 審核:鄧行 發布:艾麗菲拉 發布時間: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