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黨100周年之際,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黨員意識、激勵廣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更好地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于2021年5月9日,化材院四個本科生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和輔導員艾麗菲拉老師赴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開展黨史教育實踐活動。

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講習所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辦并主持。主持武昌農講所全面工作的毛澤東懷著對中國農民運動的極大熱忱,同瞿秋白、彭湃、惲代英等共產黨人和鄧演達等國民黨左派人士共同努力,指導來自全國17個省區的學員學習革命理論和農民運動常識,進行軍事訓練。學生在參觀完農講所舊址紀念館后,紛紛發出了感慨百年前的黨員先輩們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也依然艱苦奮斗,將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學習軍事知識與實戰結合,更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存亡緊緊相連,展現了共產黨人特有的革命斗爭精神。
毛澤東舊居紀念館

距農講所200米遠的都府堤41號,是毛澤東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并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舊居,也是毛澤東、楊開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一家最后團聚的地方,占地面積909平方米。毛澤東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光輝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時與他同住在這里的有他的夫人楊開慧及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澤民、毛澤覃、羅哲等共產黨人也都曾先后在此居住。

武昌都府堤41號毛澤東舊居紀念館收藏著一只生銹的鐵箱和一臺漆面斑駁的座鐘。它們曾伴隨毛澤東1927年上半年在武漢寫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主持工作,也見證了毛澤東和夫人楊開慧及兒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龍一起度過的最后一段團聚生活。
1926年11月,毛澤東離開上海,經南昌來到大革命的中心武漢。同年12月13日,他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漢口召開的特別會議。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批評正在全國興起的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面對批評,毛澤東沒等會議結束便邁開雙腿到農民革命斗爭最激烈的湖南考察。從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整整33天,行程700公里,他的足跡踏遍5個縣的山山水水。
1927年2月12日,毛澤東回到武昌,在黨組織安排下,租下了都府堤41號這棟民宅。在都府堤41號的臥室里,毛澤東伴著油燈,在這臺座鐘見證下,揮筆疾書,只用了4天時間就寫成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他用實地考察所得的大量不可辯駁的事實論述了農村革命的偉大意義。

這一時期,毛澤東還擔任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常委,主持日常工作并授課,十分繁忙。他常常是在晨曦的鐘聲中走出都府堤41號大門,不是召開會議,就是在農講所工作、授課,直到深夜才回到住所。他總是飯都顧不上吃就在座鐘前伏案寫作。
學生們在這里參觀了見證毛澤東1927年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主持革命工作以及與楊開慧在武昌都府堤41號的居住生活的老物件,對毛澤東為了革命日夜辛勞的過去有了更深的體會,學生們們紛紛述說著對毛澤東同志的敬佩對中國共產黨人的感謝,探討著對于中國共產黨的新認知與自己作為黨員、預備黨員的目標和追求。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位于“中國第一紅街”—武漢市武昌都府堤二十號20號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毛澤東、陳潭秋早期革命活動舊址。

展覽讓學生們重溫中共五大的光輝歷史,一起感受了那段波譎云詭的崢嶸歲月。
管內所陳列共產黨先驅們所用物品的實物再現,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作、生活的細節,也直觀地展示出革命之不易。
通過一天的走訪學習,學生黨員們對革命精神和黨的崢嶸歲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全體學生黨員表示必將弘揚先烈精神 ,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昂揚的斗志,為祖國美好的未來奉獻青春、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