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系
作者:人工智能系 編輯:康怡琳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4-10-09 瀏覽次數:
2012年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創辦并招生。為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需求,順應時代潮流,2020年正式升級為人工智能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人工智能專業理論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目前人工智能系共14名教師,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講師4人。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11人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學位,5人有科技發達國家留學或出國訪學經歷,5人有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研發、政府掛職經歷。多人獲得教學育人方面的表彰與獎勵,其中省級精品課程一門,全國高校人工智能教師教學創意競賽湖北賽區一等獎一名,校級教學團隊一個,教學先進個人一名,三育人先進個人一名。人工智能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經驗及實踐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經過 10 余年課程體系、師資提升、校企合作、教學平臺等方面的建設與發展,專業形成了以夯實計算機科學技術為基礎,以加強人工智能相關理論、方法和應用技術為核心,強調創新實踐能力和個性化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強化新工科模式的培養環節,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創新活動及科普活動,將人工智能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綜合應用于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業參與實習實踐過程,全權委托華為、百度等公司承擔本專業大三暑期智能系統開發實習,在培養方案與課程建設方面與華為、騰訊、百度等公司進行深入交流合作。主持“面向人工智能專業的機器學習類應用型課程建設”、“智能化機器人課程體系改革方案研究”、“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項目”等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學生參加互聯網+、ACM,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世界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華為ICT大賽等各類學科競賽,并取得包括國家級一等獎在內的省級以上獎項120余項。
近年來,專業教師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橫向科研項目。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在包括CCF A類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教師團隊以智能算法、自然語言處理、知識發現、移動計算、機器人運動與控制為主要研究領域,重點開展農業大數據與區塊鏈、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智慧物聯等方面的研究,持續圍繞科技發展前沿、區域經濟建設需求、新時期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依托多個省部級科研平臺開展科學研究與創新,實現產學研成果轉化。(2024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