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根據學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計劃,教育學院在15201教室開展了“課程思政”建設示范課觀摩活動,宋潔絢老師進行了《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的示范課分享,校督導、院督導和學院教師代表到場觀摩。
宋潔絢老師講授的內容為“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她充分挖掘專業特色的“思政資源”,拓展教學內容,并將兩者有機融合起來。課前導讀階段,宋老師以錢理群《做教師真難,真好》一書的讀書分享,幫助學生構建“在鄉村從教”與“為鄉村而教”的價值導向。

課程中,宋老師使用“張桂梅被寫進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 ”作為課堂教學主導材料,引導學生梳理扎根貧困地區40余年的張桂梅老師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先進事跡,凝練張桂梅以生命奉獻教育的人生志向,詮釋“精神基地”,啟發學生洞察“師生雙向激發”。最后用“鄉村教師身份研究”為切入點,用“為什么要做教師身份研究”“為什么要做鄉村教師身份研究”為線索,引導學生研討“教師是誰”“鄉村教師是一群什么樣的人”以及“是什么讓他們愿意積極行動、積極改變”等感召學生,引導學生“沉住氣、淬煉自己”,堅定學生一心從教、追尋樂教的理想信念。
整體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們積極參與研討,充分表達觀點。同學們被張桂梅的崇高境界和對黨的教育事業堅守執著深深感動,紛紛表示要向張桂梅學習,堅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努力實現閃閃發光的教師夢。

觀摩課教師一致認為,本次示范課各個環節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自然,師生互動良好,課堂氣氛活躍。在教學活動中,宋潔絢老師以“課前導讀 + 小組學習 + 課內師生研討”的模式,整節課貫穿“問題驅動、自主學習、平等互動”的探究學習方式,同時借助時代楷模的故事與精神,透過鮮活的教師形象與精神,“以涵育國家情懷和教師人文素養”的課程理念,創新教師專業發展與課程思政建設目標的新融和,力圖強化課程培育使命感和責任感、錘煉意志品質的價值旨歸,落實育人目標。
學校自2020年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計劃以來,已遴選建設了77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學校鼓勵通過“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推動廣大教師自覺地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教育有機結合,使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內容之中,進一步完善課程育人機制,構建課程育人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