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教育學院于15-109教室舉辦了“四百工程”之“百篇研讀”第013期分享會。
來自應用心理學的李曉華分享了書籍《少年抑郁癥》。這本書以親歷者口述形式,講述了17個家庭在孩子抑郁之后的掙扎與蛻變,結合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讓同學們從全新的角度了解了抑郁癥,并呼吁大家關注抑郁患者群體,并分享了幾條關愛他人的方式建議。

(李曉華同學正在分享)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小學教育的張錚同學為大家帶來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針對中小學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百條建議,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教學思想,閱讀此書,可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論思想。

(張錚同學正在分享)
“或許在別人的眼里他的一生歷盡苦難,但他一定在人生中體會過不為他人所知的幸福。”教育學類的張加琴同學在介紹《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時如是說道。福貴的一生起起落落,所有的親人都離他而去,而他依然樂觀而頑強地活在這世上。這本書闡述了“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著”的人生哲理。

(張加琴同學正在分享)
本次活動系教育學院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四百工程”系列活動之一,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鼓勵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優秀學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