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教育學院于2024年11月22日上午在15棟733室舉辦了主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邀請了國家民委高級專家、教育部第二屆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達云教授擔任主講嘉賓。教育學專業和小學教育專業2023級全體學生共同參加。
講座伊始,陳達云教授詳細闡述了中華民族的概念、內涵及其形成歷史,強調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特性,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他鼓勵未來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引導學生深入探討相關主題,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文化認同。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更為他們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基礎。

(圖一:陳達云教授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
隨后,陳達云教授從五個路徑入手,系統闡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策略:全面提高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大力加強相關教育、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促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族群眾生活水平。他以學理性視角引導學生深化對該主題的理解,為研究生未來的論文選題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理論支撐。

(圖二:陳達云教授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策略)
在講座的最后,陳教授從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個維度,詳盡講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他特別指出,學校教育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各級各類教育的全過程,重視學生在情感、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培養。他呼吁廣大學生結合民族教育的理論基礎,探索如何將理論應用于實際教育中,從而有效提升民族教育的質量與效果。

(圖三:陳達云教授提出學校教育和民族意識的融合)
本次講座內容豐富、視野廣闊,為在場學生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思想提供了啟發,也為他們在未來的教學與研究實踐中更好地傳播這一理念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