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辦學理念,教育學院于6月9日上午在 15-741成功舉辦 “聚焦核心素養 促進深度學習”專題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特邀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春莉教授作為主講嘉賓,由汪丞老師和余瑤老師主持,23級和24級小學教育專碩全體研究生參加。

(圖1 張春莉教授講授核心素養與深度學習)
張春莉教授首先闡述了知識意義的雙重維度,即假定性意義和可能性意義。前者是知識生產者希望它產生的意義,后者指知識對于學生的思維、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價值。此外,她還指出真正的學習過程需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教育價值,實現從知識接受到價值內化的深層轉化。

(圖2 張春莉教授講授學習階段與教學事件)
隨后,張春莉教授指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順應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通過搭建“腳手架”促進學生認知發展。針對教學策略,她特別強調教師應遵循“會知不教,未知授法”的實施原則——即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避免重復講授,而針對尚未理解的內容側重方法傳導,以推動認知能力的實質性提升。

(圖3 張春莉教授講解大觀念統攝)
最后,張春莉教授還提出解構和重構教學的三大實施路徑,即大概念統攝、學習者視角和學習進階與理解層級的雙螺旋。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她指出將“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統攝為“數與運算”一個主題能夠引導學習者理解學科里面的關鍵概念。
本次講座使與會同學進一步深化了落實核心素養與深度學習的途徑,對與課程、教材和教法相關的概念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未來學術研究與教育實踐中推動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探索素養導向的教學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