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教育學院在15號教學樓727教室成功舉辦“四百工程”系列之“百篇研讀”第77期研究生讀書分享會。本次活動特邀教育學院胡炳仙老師擔任點評嘉賓,由2024級周毅、張楚楚、沈晨、向夢梵、丁小雪、馬旭迪、劉心怡七位同學進行讀書分享,活動由馬旭迪同學主持,2024級高等教育專業全體研究生參加。
立德樹人與研究生教育使命
周毅與劉心怡同學圍繞《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進行了深入解讀。周毅同學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樹人的高度決定強國的高度。”她強調,唯有培養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才能為國家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劉心怡同學則從平衡學術自由與國家戰略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等維度,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關鍵路徑,提出研究生教育應緊貼國家急需、優化資源配置,以實現人才培養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

(圖1周毅《立德樹人新格局與高等教育變革》)
“雙一流”建設與“四新”學科重構
沈晨與向夢梵同學聚焦高等教育體系的發展與學科結構重塑。沈晨同學指出,2025年“雙一流”建設將更加注重服務國家戰略與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學科優化、資源均衡和體系自主自強。向夢梵同學則提出,“四新”學科重構不僅是高校改革的關鍵突破口,更是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核心支撐。通過推進學科交叉、產教融合、制度創新,中國高等教育正以更開放姿態參與全球科技變革,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圖2沈晨《“雙一流”建設與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高校使命
張楚楚、馬旭迪、丁小雪三位同學圍繞“教育強國戰略背景下高校的使命與擔當”展開分享。張楚楚同學指出,在資源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應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統籌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三大職能。馬旭迪同學強調,教育強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全民關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丁小雪同學聚焦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崛起,認為這些高校將在攻克“卡脖子”難題、培育拔尖創新人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撐。

(圖3張楚楚《教育強國戰略下高等教育使命》)
深化閱讀·聯系現實·服務發展
在點評環節,胡炳仙老師對同學們的選題、思考和表達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大家能夠結合國家政策文件,立足專業背景,深入剖析教育現實問題,展現了良好的學術素養與問題意識。他鼓勵同學們繼續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深入研讀專業書籍與高質量論文,緊密聯系當前教育政策與社會熱點,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圖4胡炳仙老師點評)
本次讀書分享會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理解,也激發了大家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教育學院將持續推進“四百工程”建設,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推動研究生不斷提升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勇擔時代教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