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如何開展實習工作是各教學單位都要面對的現實挑戰。教育學院將教學實習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教育援助受疫情影響的廣西憑祥市基礎教育,既保障實習工作有效開展,踐行好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也使學生在實習中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月14日,教育學院接到廣西憑祥市民族希望實驗學校的求助電話。該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希望心理學專業能為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的900余名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提供幫助。學院立即組織應用心理學教研室與對方學校對接,確立了三層教育目標: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預防和干預疫情下學生可能出現的應激反應。該項工作初步設定為為期兩周的在線教學和輔導;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模塊: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學生個體心理輔導、家庭親子游戲視頻拍攝以及學生學業發展指導。工作實施上,以需開展實習的16名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和48名2019級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學生為主體,成立教研小組,明確對23個教學班的教學任務,應用心理學教研室教師分年級指導。

3月17日,教育學院組織召開教育援助廣西憑祥暨教學實習動員大會。學院周剛書記、羅建河副院長分別從活動的意義和教學實習的任務要求等方面作動員要求。憑祥市各少數民族人口總數占比近77%,學院師生結合實際制定崗位分工、明確工作職責,指導學生拍攝剪輯教學視頻,固定專門實驗室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師生紛紛表示要用高質量的課程,為他們解決好實際困難,讓憑祥市各民族中小學生感受到來自中南民族大學師生的關愛,體驗到什么是中華民族共同體。

動員會后,師生根據需求迅速完成實習崗位分工、明確工作職責,并與當地教師進行對接。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備課、以飽滿的情緒上課,讓憑祥市各民族中小學生感受到來自中南民族大學師生的關愛,為他們解決好實際困難,體驗到什么是中華民族共同體。
為了更快更好的投入抗疫助學,學院辦公室當天就解決了所有教學場所的網絡問題,教育技術學教研室黃煥老師指導學生拍攝、剪輯教學視頻。目前,教育援助憑祥市暨應用心理專業學生在線實習工作已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