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15:00,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領航講堂第三十六講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講座邀請湘潭大學李佑新教授為我們講解“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講座由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金洲主持,并設為學院黨委中心組成員中心學習會。 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及研究生參加此次講座。

講座開始前,楊金洲院長致歡迎辭,并對李教授長期以來關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取得的成績表示感謝。李教授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新飛躍”為此次講座切入點,分別從現實實踐的發展、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前兩者的結合實現了創造性的發展這三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包含的三個密切相關的重要維度為我們深刻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如何把握的問題。
李教授講到衡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新飛躍的首要標準是,現實實踐的發展是否進入了一個不同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一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前后相繼并列的一個歷史階段。李教授強調要從現實實踐的維度來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和理論飛躍也要注意黨史歷史階段的分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國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凸顯出新時代的重大歷史內容及其重大意義。
講座第二部分,李教授從繼承發展傳統文化的維度為我們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這一部分李教授精彩的論述非常之多,他分析了文化不自信問題產生的原因,鴉片戰爭等一系列西方侵迫對我國文化產生了極其強烈的沖擊,使我們在西方世界面前立不起來,長時間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的影子在中國人的意識中彌漫。現如今我們要摒棄“矮子心態”,主動地將我們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做到高度契合。

在講座快接近尾聲時,黨的建設專業研究生祝宇豪和董潔向李教授提出如何推動傳統文化轉化的問題。李教授回答,在轉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確定方向,這個方向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梳理出傳統文化精華與現實實踐結合起來,自主構建起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
最后黎海波副院長對此次講座進行總結。本次講座以深刻的理論、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飛躍,主題鮮明、內涵頗豐,讓我院師生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義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作者:趙天愉 審稿:黎海波 審核:魏大江 發布:金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