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生科學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工作要求,積極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堅強領導下,扎實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全力確保學院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校黨委書記邊境作為生科學院的聯系領導,密切關注學院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多次指導學院工作,并就具體工作作了指示、提了要求。生科學院周密安排、多措并舉,全面細致地布置落實疫情防控、黨建、教學、學生管理、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等各方面工作。
一、落實疫情防控決策部署,措施到位保運行
學院強化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決策部署,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書記院長擔任組長,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確定了在校內的院領導作為負責人,全力做好宣傳提醒、摸底排查、疫情信息上報等各項工作,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外出請假和返漢申請報備、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值班值守等制度,切實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眾多師生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參加防疫監測、巡查消毒、防疫物資發放、防疫知識宣傳及身體健康狀況信息核查等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積極捐款助力疫情防控,始終保持戰斗狀態,在疫情防控中當先鋒作表率,凝聚防疫正能量,展現了共產黨員的擔當奉獻和先鋒模范精神。
學院進一步強化監督,堅持把紀律挺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及時掌握疫情防控新精神、新要求,加強對網絡輿情情況的監控,做好線上教學服務和督查,強化科研項目申報的組織和審查等,倒逼責任落實、措施落地。
二、持續抓好基層黨的建設,主體責任不“掉線”
疫情期間,學院班子成員全天候在線在崗盡責,通過視頻黨委會、黨員遠程教育、黨建線上活動等方式,做到主體責任不“掉線”,堅持做好黨建工作和黨員教育管理,全院師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為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按照學校工作安排,學院舉辦了2020年度預備黨員網絡培訓班,依托學習強國網絡平臺組織學生黨員開展理論學習,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扣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加強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黨史、新中國史、黨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等教育。在教育中,將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要求黨員主動表明身份,以疫情防控為試金石,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生科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積極發揮發揮青年教師群體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開展了黨建主題活動。該支部細化本支部“黨建帶團建、黨風帶學風”的特色,結合當前畢業生工作和學生需求,組織了考研、就業的線上輔導,對學生的復試、調劑和招聘面試進行指導,并利用自己的資源積極推送就業信息,以此推進黨建工作延伸到學生個體。
三、周密制定線上教學預案,師生齊心“云教學”
按照學校“推遲開學不停學”的統一部署,生科學院成立在線教學工作領導小組,舉行了黨政聯席會和本科教學工作網絡會議,圍繞線上教學的可行性方案、課堂時間分配、作業布置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深入討論,制定了《生命科學學院延期開學期間教學工作預案》要求各專業負責人提前試用線上教學平臺,組織開展預演,督促教師抓好線上課堂的過程管理。
對學生參與在線教學的條件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摸底和統計,對于少數因網絡原因無法參加在線教學的學生,任課教師將教學資料進行分發,學生利用現有條件先行自學,后期任課教師根據學生需求及學習情況進行補課或答疑。專門建立了在線教學QQ群和各教學班級QQ學習群,任課老師隨時對線上教學遇到的問題進行溝通和解決。
學院高度重視研究生復試和調劑工作,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和學校的要求,周密做好調劑系統中復試名單調取、確定、復試、錄取等各項工作,強化工作中的各個細節,力求招生的各個環節做到透明公開,不出現任何紕漏。提前做好了視頻面試的預案和準備工作,安排領導班子和黨委委員分別深入到各個面試小組,確保面試公平公正。
四、加強學生教育管理,抓細抓實畢業生工作
強化思想教育,教育各族青年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在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和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重要回信精神,在抗擊疫情的實踐中培養學生忠勇堅毅的意志和品格,堅忍不拔、從容不迫的奮斗精神,赤誠仁愛、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奮斗方向,堅定廣大學生戰“疫”必勝的信心,將思想政治教育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推動力量。針對目前形勢,結合實際組織各年級各班級舉行了線上主題班團會,交流討論線上學習狀態、生活管理、親子關系、疫情期間心理應對等話題,有力促進學生學習和生活保持積極狀態。時,細致了解每個留校學生和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對特殊或困難的同學多關心、多幫助。通過線上宣傳、觀看科普視頻等方式,提醒學生正常安排作息時間,積極進行室內身體鍛煉,提高免疫力,科學“抗疫”。
積極引導學生適應線上教育教學的新形式,繼續加強在線教學課堂管理,嚴格課堂考勤制度,每周通報,深入推進學風建設。全面清查了畢業生學分、課程修讀情況,精準掌握每個畢業生的學業修讀情況,對學業困難畢業生做好預警、指導和幫扶工作,督促學業困難學生盡快選課,反復核實;與學生逐個溝通,一對一關注、督促他們的出勤、作業等,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學院黨委把畢業生工作作為應對疫情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任務,抓早、抓細、抓落實。經過學院黨委會提出議案,通過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對積極就業和家庭經濟特殊困難的學生給予補助,經費從學生工作經費支出,并由學院運行經費提供大力支持,以推動學生主動就業、積極就業。同時,結合服務管理績效,按規定獎勵有實績的一線工作人員,既做好學生畢業和就業升學工作,也做好畢業生穩定工作。
為確保2020屆學生畢業不延期,學院制定了畢業生工作預案,以及《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畢業論文實施細則》,規定了各環節具體時間節點。圍繞可能存在的畢業論文指導時間不足、學生畢業論文撰寫與找工作時間沖突等問題,要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開展畢業論文過程指導與管理,做好文獻查閱、撰寫開題報告、實驗準備等工作,并堅持一周一報制。碩士畢業生明確導師負責制,本科畢業生采用專業“包干制”,要求黨員導師率先做到畢業論文質量“零問題”,無特殊情況將保證學生畢業“零延期”。
采用網絡會議和網絡直播視頻講座的形式加強對本科生就業、升學和畢業相關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指導。考研成績公布后,迅速統計學生考分,并逐個聯系可能上線的學生,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做“定制化”的指導。關注畢業和就業困難的學生,鼓勵學院老師對學生就業進行幫扶,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學院建立了“就業信息庫”,積極聯系各類用人單位開展線上招聘和“云上雙選”,及時提供各類就業招聘信息,推動學生聯系有意向的單位應聘,動員學生通過教育部、湖北省及學校等官方招聘平臺進行網上簽約。
五、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兩不誤,依托優勢出成果
疫情發生后,學院教師依托專業特色,積極開展科研公關,與企業開展合作,支持微生物監測系統開發,通過微生物監測確保醫療廢水消殺和安全排放,并推薦相關項目申報武漢市科技局公關項目。
學院的科研項目申報不停步,成立了2020年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申報領導小組,由院長牽頭負責,組織有國家自科基金工作經驗的教師組成專家指導和形式審查小組,以國家基金工作坊和科院團隊為單位,保證每位申請人有1-2位專家進行指導,并制定了完成的時間節點。目前,全院共申報國家自科基金27項,提交國家科技部和湖北省科技廳重大項目指南各1項。組織申報武漢市應用基礎前沿項目9項,其中7項被推薦至武漢市。
在科研項目申報中,學院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嚴格、謹慎地進行倫理審核,并對對學院實驗內容可能涉及生物安全的老師進行了摸底,并要求老師們提出防護措施和設備需求,待評估后進行上報和建設。
作為博士點立項建設單位,學院進一步加強優勢學科建設,根據學院制定的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要求各碩士點對照簡況表的內容進行查缺補漏,對簡況表中各項內容的收集整理工作列出時間節點,認真落實評估的各項工作。
學院將在扎實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學院全體師生安全健康的基礎上,凝聚力量、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共度難關,以高質量的成效推進學院工作取得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