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CUSLC)和湖北省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單項賽陸續落下帷幕,生命學院學子奮力拼搏、再創佳績,在兩項競賽中分別榮獲16項國家級獎項和25項省級獎項的優異成績。
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是涵蓋生物、食品、醫學、藥學、農學、環境等高校生命科學領域的頂級全國性賽事,是中國高等教育協會發布的《2020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57項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大賽旨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思辨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寬科學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對促進生命學科教學改革、高水平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大賽分為創新創業類和科學探究類兩個賽道。在本屆比賽中,生科學院的8個項目獲得了創新創業類賽道的國家級獎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8個項目獲得了科學探究類賽道的國家級獎項,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7項;19個項目獲得了科學探究類湖北省賽區獎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7項。
湖北省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單項賽由湖北省高等學校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主辦。本屆單項賽主要考察內容是植物學、動物學和微生物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經過前期的海選、省級初賽以及暑假的充分準備,生命科學學院選派6名學生分別前往華中科技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進行的實驗操作決賽,最終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以及三等獎2項的優異成績。
生命科學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持“三全育人”理念,歷來高度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高水平學科競賽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載體,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科交叉,拓寬科研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附表:生科學院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2022,創新創業類)中的獲獎名單
序號 |
項目名稱 |
團隊隊員 |
指導教師 |
國家級獎項 |
1 |
高溫影響同源四倍體擬南芥減數分裂的機制研究 |
符慧琪 |
劉冰 |
一等獎 |
2 |
CA易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胡悅,宋草,吳嘉鴻,黃文娣, 蔣詩越,楊佳敏 |
王文義 |
二等獎 |
3 |
生命力生物菌肥---促生菌對植物生長的助力應用 |
姜煜,許中棋,楊春蕓,馬雪晴, 牟思奇,董鮮媚 |
林愛華 |
二等獎 |
4 |
“乳”此“腸”通——一款控“三高”的健康好酸奶 |
潘盈盈,趙卓雅,王晨彬,侯亞輝,韋鳳月,周尚燕 |
程國軍 閻春蘭 |
二等獎 |
5 |
一株內切葡聚糖酶產生菌株的分離鑒定及其產酶條 件優化 |
許倍滔,韓壯壯,林雨萍,文先花,周貽馨 |
李曉華 |
三等獎 |
6 |
一類可抑制致病細菌和真菌的細菌素藥物 |
尤馨,羅詩佳,張婉沁,李江雪 |
程國軍 |
三等獎 |
7 |
用于污水治理的捕獲劑的開發生產 |
夏濤,吳莉娟,張雯,王慈雯,耿忠蓮 |
祝偉 |
三等獎 |
8 |
中南福硒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郭明穎,黃焯,李朋燦,韓禮全, 杜欣然,周悅瑩 |
劉濤 |
三等獎 |
生科學院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2022,科學探究類)中的獲獎名單
序號 |
項目名稱 |
團隊隊員 |
指導教師 |
國家級獎項 |
1 |
RND外排轉運體AcrB在華癸中慢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中的功能研究 |
潘盈盈,鄧有志,楊雪娟,吳思琦,王晨彬 |
程國軍 |
二等獎 |
2 |
基于濕法紡絲工藝的紅花籽蛋白基植物肉制備工藝探究 |
張爽,陳科宇,保思琪,譚晶,莫尉涓 |
萬佳瑋 劉嬌 |
三等獎 |
3 |
基于CRISPR-Cas系統的肉制品成分快速核酸檢測技術研究 |
馬惠子,梁倩倩,陳慶,歐燕琳,馬思琦 |
張麗 何莉萍 |
三等獎 |
4 |
豌豆根瘤菌硫氧還蛋白還原酶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活性分析 |
趙卓雅,任巧,韋鳳月,侯亞輝 |
史銀連 程國軍 |
三等獎 |
5 |
藥用植物大黃快繁體系的建立 |
譚亞楠,楊榮,唐可,唐銀,吳曉花 |
吳智華 劉虹 |
三等獎 |
6 |
紅花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 |
王玉霞,代敏,廖穎逸,蘭錦玥,楊程超 |
覃瑞 |
三等獎 |
7 |
鞘氨醇單胞菌S22菌株中尼古丁降解相關基因的克隆表達與功能分析 |
許倍滔,韓壯壯,林雨萍 |
李曉華 |
三等獎 |
8 |
植物提取液對水稻白葉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篩選 |
吳翊凡,尹晗,王晶,周恩瑩,張婷 |
劉新瓊 |
三等獎 |
生科學院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2022,科學探究類)湖北省賽區中的獲獎名單
序號 |
項目名稱 |
團隊隊員 |
指導教師 |
省級獎項 |
1 |
RND外排轉運體AcrB在華癸中慢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中的功能研究 |
潘盈盈,鄧有志,楊雪娟,吳思琦,王晨彬 |
程國軍 |
一等獎 |
2 |
豌豆根瘤菌硫氧還蛋白還原酶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活性分析 |
趙卓雅,任巧,韋鳳月,侯亞輝 |
史銀連,程國軍 |
二等獎 |
3 |
鞘氨醇單胞菌S22菌株中尼古丁降解相關基因的克隆表達與功能分析 |
許倍滔,韓壯壯,林雨萍 |
李曉華 |
二等獎 |
4 |
紅花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 |
王玉霞,代敏,廖穎逸,蘭錦玥,楊程超 |
覃瑞 |
二等獎 |
5 |
基于CRISPR-Cas系統的肉制品成分快速核酸檢測技術研究 |
馬惠子,梁倩倩,陳慶,歐燕琳,馬思琦 |
張麗, 何莉萍 |
二等獎 |
6 |
植物提取液對水稻白葉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篩選 |
吳翊凡,尹晗,王晶,周恩瑩,張婷 |
劉新瓊 |
二等獎 |
7 |
藥用植物大黃快繁體系的建立 |
譚亞楠,楊榮,唐可,唐銀,吳曉花 |
吳智華,劉虹 |
二等獎 |
8 |
基于濕法紡絲工藝的紅花籽蛋白基植物肉制備工藝探究 |
張爽,陳科宇,保思琪,譚晶,莫尉涓 |
萬佳瑋,劉嬌 |
二等獎 |
9 |
L-天冬氨酸氧化酶在擬南芥種子發育過程中的作用研究 |
李子旭,王俊驍,曹軒哲,王子衿,黃家珍 |
周雪妹 |
二等獎 |
10 |
纖維素降解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及特性研究 |
謝秀麗,徐書芃,金華增,張競丹,彭仙鳳 |
曾小英,閻春蘭 |
二等獎 |
11 |
多色生物發光傳感體系的分子設計 |
鄧海鋒,周詩雯 |
李勇 |
二等獎 |
12 |
不同培養基質對稻瘟病菌附著胞生長的影響和稻瘟病菌海藻糖合成酶原核表達及酶學特性研究 |
智超,汪波文,張洪陽,楊汝豪 |
程鋼 |
二等獎 |
13 |
針對產腸毒素大腸桿菌的特異性抗菌肽的制備及抑菌活性研究 |
袁欣悅,許春玉,張召宜,榮雅婷,黃妮 |
張莉, 張蕊 |
三等獎 |
14 |
小膠質細胞來源的HMGB1緩解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抑郁樣行 為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
向佳杰,張永威,劉麟彪,李岷洹,蔣黎明 |
孫燕 |
三等獎 |
15 |
大黃酸對變形鏈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
李獻婷,蘇可欣,王芬,熊華興,蘇瀲 |
陳微微 |
三等獎 |
16 |
拮抗魔芋軟腐菌的內生細菌的篩選及其拮抗機制分析 |
楊卓 |
張鵬, 耿紅 |
三等獎 |
17 |
中華金腰MYB轉錄因子的全基因組鑒定及調控類黃酮合成 |
杜志寶,施冬青,陳宇航,劉奕杭,方妍卉 |
劉虹 |
三等獎 |
18 |
利用酵母單雜交篩選稻瘟病抗性基因pi63啟動子的互作蛋白 |
武思瑜,曾旭茂,詹秋鳳,張敏,李正新 |
徐鑫 |
三等獎 |
19 |
生物源活性成分的面膜功效研究 |
何如意,吳娟,王宗迪,徐涵,侯昕蕊 |
龔漢雨 |
三等獎 |
生科學院在湖北省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2022)單項賽中的獲獎名單
序號 |
學生姓名 |
比賽科目 |
指導教師 |
省級獎項 |
1 |
袁欣悅 |
微生物學 |
夏爽、劉濤 |
一等獎 |
4 |
許倍滔 |
微生物學 |
劉濤、夏爽 |
二等獎 |
2 |
林詩敏 |
動物學 |
陳微微 |
二等獎 |
3 |
程鈺潔 |
動物學 |
馬立群、陳微微 |
二等獎 |
5 |
毛潤澤 |
植物學 |
劉虹、龔漢雨 |
三等獎 |
6 |
楊榮 |
植物學 |
龔漢雨、劉虹 |
三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