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少年不懼日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在
心之所向,璀璨遠方
奮于篤行,臻于至善
他就是2019級生物技術專業吳翊凡
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榮譽獎項
在大學生活中,吳翊凡成績優異,積極進取,他獲得2019~2020學年優秀學生獎學金二等獎、三好學生、文體佳績獎學金、優秀導生、在2020~2021學年獲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和優秀志愿者、在2021~2022學年獲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優秀共青團干部榮譽稱號。在科研競賽方面,他曾獲得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植物提取液對水稻百葉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篩選三等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院級二等獎。

尋夢而行,向陽而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吳翊凡學習過程中最有效的內驅力,能化低效為高效。在高中,隨著對生物的深入了解與學習,他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他參加了兩次全國奧林匹克生物競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進入大學后,從微生物學到小鼠肺血栓栓塞癥模型的研究,再到植物提取液對水稻百葉枯病菌活性篩選研究,吳翊凡深入了解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生物學知識。
努力攀登,矢志奮斗。在大一上學期,吳翊凡的成績不理想,但他并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反而愈發斗志昂揚。在空閑的時間,圖書館和實驗室成為他常去的地方。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他找到了自己的學習節奏。課余之時,別人在寢室娛樂放松,他則回顧學習的內容,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點。遇到不會的題目,他回歸課本,逐句分析理解課本上的句子,通過網絡上的題目和課后習題,找一些類似的題型,并把這類題理解透徹。遇到書上晦澀難懂的題目,吳翊凡會提前與老師聯系溝通,然后把這些題目領悟透徹。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保研不是終點,吳翊凡朝著未來闊步前行。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吳翊凡注重平時的積累,掌握書上的知識點,分清課程的輕重程度,找準學習的重心,形成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節奏。他在新課結束時會做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因此,他的成績逐漸提高,最后獲得了學業一等獎學金。

心中有景,花香滿莖
保持熱愛,奔赴山海。愛好是最好的生活調味劑。它賦予我們能量,吸引我們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浸潤和陶冶,讓生活的底色隨之生動起來。對于志愿活動,吳翊凡保持熱愛。陪伴新疆西藏的小孩子,服務社區,志愿活動讓吳翊凡的大學生活變得充實而又美好。他曾擔任生命科學學院志工部部長,且志愿時長總數達200+。他十分熱愛球類運動,所在籃球隊曾在院新生杯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在課余時間,他會在球場上酣暢淋漓,釋放自己一天的學習壓力。

迎著朝霞出發,踏著星空返回
走時滿身月,歸時滿天星。“不管在這三年當中,你有哪些不快樂的事情,遇到了哪些挫折,但最后都還是完美解決了,現在的你,是一個很飽滿的狀態,剛入學是一個什么都要學的新生,但我即將走出這個校園,相當于小鳥長出了豐滿的羽翼,奔赴下一場磨礪,沒有辜負學校的培養。”在大學三年的生涯中,吳翊凡從羽翼稚嫩到羽翼豐滿,對母校三年的培養表示感激,為自己的努力與收獲感到滿足。“回想這三年,覺得付出和最終收獲是成正比的。”不同于高中,不同于研究生,大學生活是充實有益并帶有歡樂,從懵懵懂懂的少年到學有所成的民大人,吳翊凡在中南民族大學中收獲了很多亦成長了很多。
在民大生活三年之久,吳翊凡有些話想對學弟學妹們說:“盡早地加入實驗室,主動地去學習,重視期末考試對知識的檢測,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平時的積累,多向實驗室的師兄師姐請教,積累經驗,為自己參賽做好準備;樹立時間觀念,增強時間意識,這無論在現在校園中還是未來進入社會中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奔赴自己熱愛并感興趣的生活,不負韶華,努力奮斗。


少年何妨夢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
青衿之志,屢踐致遠
勇毅篤行,長風萬里
祝愿吳翊凡在以后的日子里
前程似錦,鵬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