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佳怡)時維四月,暮春之初。受武漢市2022年4月的賽事邀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體育學院的組織領導下,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民族健身操隊通過嚴格選拔,挑選出14名隊員代表武漢市參加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
武漢市代表隊全體成員于4月11日上午7:50在中南民族大學體育館門前集合,體育學院體育藝術教研室張津銘主任、副教授劉杏春帶領14名運動員出征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運動員們精神飽滿、神采奕奕,立志用飛揚的青春為省運會譜寫精彩,做美好夢想的“追逐者”。

備賽期間,武漢市統戰部、市民宗委、市體育局領導多次蒞臨現場視察備賽工作,中南民族大學校領導、體育學院院領導陪同指導訓練工作,教練員張津銘、劉杏春認真落實,對各項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精心部署,一是統一思想,提高隊伍成員的參賽意識;二是加強訓練,進一步提升14名隊員的競賽水平;三是多方協調配合,為參賽運動員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
近一年來,參賽隊根據訓練計劃,結合參賽選手的特點,科學合理安排訓練,并注重訓練實效,努力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隊員們克服著工作和學習的辛勞,不畏辛苦,堅持不懈,認真參與每一次訓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迎接省運會。
“運動訓練計劃很緊湊,隊伍管理也更為嚴格,隊員們團結拼搏。”據教練員張津銘介紹,為了讓運動員們在高強度訓練中保持足夠體能,在飲食、衣著、體能恢復等方面都進行了提質升級。教練員張津銘、劉杏春對運動員隊伍進行了精細、精準的任務分工,將每一塊金牌和獎牌落實到每個運動員肩上,將集訓任務分解到每一個運動員訓練基地和教練員團隊,以此強化目標管理,將每一個奪金點落到實處。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武漢市代表隊加強專項訓練,努力提高隊伍的整體實力,力爭在省運會上展現我省少數民族和體育健兒的風采,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少數民族同胞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群眾體育類(少數民族)競賽項目民族健身操比賽時間為4月13日、14日。本次賽事規程設定五個單項比賽和一個團體總分、共六塊金牌,每個代表隊限報四項。
運動員們于4月11日中午抵達宜昌,稍作休整后,到達三峽大學進行彩排。4月13日上午8時,開賽儀式順利進行,民族健身操五個單項的比賽隨之拉開帷幕。
在比賽場上,武漢市代表隊的隊員們競逐賽場,奮勇拼搏,齊展風采。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穩定發揮,最終榮獲規定動作套路《中華家園》民族健身操、規定動作套路《茶韻》民族健身操、自選動作套路3個項目的金牌,榮獲規定動作套路《擺手舞》民族健身操銀牌,以及團體總分金牌。

4月14日晚,武漢市代表隊教練員與運動員們凱旋歸來,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正是他們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才結出了比賽時豐厚的碩果。在運動員們的拼搏奮斗中,詮釋的不僅僅是奪冠的決心,更是不怕艱苦、劈波斬浪、無往不勝的體育精神!

在此預祝運動員們在湖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再創佳績,續寫輝煌!
責編:李佳怡 審核:郝家春 張津銘 劉杏春 上傳:饒麗婭 發布時間: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