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10日,我校催化轉化與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發展院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聯合舉辦了催化轉化與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3年度學術論壇。18位國內化學和材料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出席并分享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活動在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舉行,相關研究方向的師生參加了論壇。
8日下午,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祁帆主持論壇開幕式。我校校長李金林致歡迎辭,介紹了學校和催化轉化與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他指出,舉辦本次論壇旨在構建學術交流的橋梁,促進思想碰撞與合作共贏,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經驗,與實驗室師生共同探討未來研究的方向與挑戰。

論壇開幕式。 化材學院供圖
論壇的學術報告環節由我校科學研究發展院副院長張澤會教授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王立教授主持,于8日和10日分兩天進行。
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樊衛斌研究員首先以《費托尾氣芳構化》為題,分享了其在該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隨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宋衛國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峰研究員、華南師范大學蘭亞乾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楊化桂教授、浙江大學孟祥舉教授、北京化工大學何靜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張鐵銳研究員相繼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內容涵蓋浸潤性匹配的高效催化、生物質催化分離與轉化、氧化還原分子結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光解水晶態材料設計與反應機理研究、分子篩的設計合成及其在脫硝反應中的應用、生物質基醇化學以及缺陷水滑石基納米光催化材料等多個領域。張澤會教授、王立教授也分別進行了匯報交流。

論壇現場。 化材學院供圖
12月10日下午,論壇持續進行。廈門大學王帥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曹菲菲教授、吉林大學徐吉靜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曹昌燕研究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韋岳長教授、蘇州大學彭揚教授、天津大學石家福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葛君杰教授、廈門大學謝順吉教授、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廖玉河研究員應邀分享,分別圍繞非金屬硼基催化劑上甲烷氣相選擇氧化機理探究、生物質電化學儲能材料、金屬空氣電池關鍵材料與器件、原子尺度金屬活性中心電子結構精準調控與反應機制、金屬有機雙電層界面二氧化碳還原化學、酶-光偶聯催化過程等內容作了高水平報告。
本次學術論壇受邀專家的精彩報告引發了與會師生的廣泛關注和積極互動。大家表示,論壇的成功舉辦將有助于加強催化轉化與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國內一流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我校在該領域的科研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