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由教育部支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家組主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在海南大學舉行。我校3個國創計劃項目成果經過層層遴選成功入選本屆國創年會,在交流展示中團隊師生表現出色,獲得與會嘉賓、專家、高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冉思向等同學的創新訓練成果《基于新型反諧振光纖的下一代高速率通信/傳感技術的初步探索》(指導老師:倪文軍)入選年會學術論文交流。該成果通過不同長度的布拉格空芯光纖(BHCF)級聯實現一種具有溫度校準功能的空芯光纖精細度可調的高溫傳感器。

學術論文交流答辯現場。 黃浩攝
管理學院高佳妮等同學的創新訓練成果《共同富裕視角下藏族聚居區農牧民多樣化生計適應研究》(指導老師:潘澤江)入選改革成果展示。該項目深度透析邊疆生態移民重點縣的生態系統服務與可持續生計重構中的實現難題,基于共同富裕視角提出了加快雪域高原生態修復與農牧民生計轉型的一攬子對策建議。該項目成果已不斷彰顯,先后被青海囊謙縣等多地政府所采納。

《共同富裕視角下藏族聚居區農牧民多樣化生計適應研究》項目成果展示現場。 黃浩攝
外語學院陳曉同等同學的創新訓練成果《武漢市文旅窗口單位語言景觀調查》(指導老師:王興軍)入選改革成果展示。該項目從語言符號的主體互動角度為文旅主管部門的語言景觀觀念更新、創設者科學設計提供學理支持和實踐參考。項目已形成論文5篇,建成語言景觀數據庫2套、語言景觀優化方案5套,咨詢報告2篇被湖北省文旅廳、武漢市文旅局、武漢市園林與林業局等部門采納;與黃鶴樓公園管理處等窗口單位共建語言景觀長效監督機制,完成語言景觀優化210余處。

《武漢市文旅窗口單位語言景觀調查》項目成果展示現場。黃浩攝
“國創年會”是由教育部發起、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家組主辦,依托“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本屆年會以“乘勢·日新”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創新學術論文交流、創新創業項目改革成果展示和創業推介項目交流3個主題活動。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市)的近300所高校師生代表,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代表、“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成員及行業代表共1500余人參加。年會共收到部屬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項目833項,經過初評、復選,共有510項成果入選展示活動。
一直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國創年會我校均有3項入圍,入圍數量和獲獎數量均位列湖北省前列、全國民族類院校第一位。在第十五屆年會上,《喚醒海量“沉睡”資產:釋放閑置農房紅利的新探索》獲“我最喜愛的項目”獎(全國共20項),潘澤江教授獲評“優秀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