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我校南湖大講壇第63期學術活動在學校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本期講壇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教授,作題為《接觸起電科學及其對化學的影響》的主題報告。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等全校200余名師生參加,現場座無虛席。我校原校長李金林教授主持講座。

王中林院士作學術報告。張景皓攝
講座中,王中林院士介紹了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的概念及應用,重點闡釋了接觸起電(摩擦起電)的電子轉移機制以及在固-固界面、固-液界面、液-液界面的作用過程。基于接觸起電的光伏效應、雙電層影響、摩擦電致催化、鋰離子電池回收等研究實例,帶領與會師生深入探索接觸起電的潛在應用價值。最后王中林院士介紹了其課題組對于在固-液-氣三相界面中電子轉移現象的研究成果,為大家闡明了表界面科學中的基礎問題,也為綠色能源技術和化學合成路徑提供了新范式。
在互動環節,與會師生就同種固-固界面電荷轉移、固體微觀結構對固-固電子轉移的影響等問題請教提問,王中林院士結合實例一一解答,現場交流熱烈,學術氛圍濃厚。
據悉,本次講座由我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承辦。王中林院士是國際納米能源領域的領軍學者,長期致力于摩擦納米發電機和自驅動系統研究,其成果對能源、傳感及物聯網技術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他曾獲2023年全球能源獎、2019年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以及2018年埃尼獎等三大國際頂級獎項,并連續5年位列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