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指導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之“數字賦能土家族擺手舞保護與創新傳承人研修班”開班儀式在我校舉行。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覃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二級調研員胡雙喜,土家族擺手舞國家級傳承人彭承金和來自恩施的來鳳、武漢的27名學員參加開班儀式。儀式由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戴迎峰主持。

開班儀式現場。朱燃攝
覃瑞在致辭中說,我校利用學科特色和優勢,積極參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計劃”,現已成功舉辦11期非遺培訓班,為剪紙、漆藝、西蘭卡普、撒葉兒嗬、擺手舞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作出了民大貢獻。他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應主動與數智化時代接軌,賦能事業發展。此次培訓將助力大家通過短視頻制作、直播運營技能等,打造擺手舞IP矩陣,讓擺手舞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以全新的形態進入大眾視野,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領略擺手舞的獨特魅力。
胡雙喜作動員講話,希望大家充分認識非遺的重要性,提高對非遺傳承的自豪感。他說,土家族擺手舞被稱為土家的活態靈魂,是最具有土家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古老風俗的大型舞蹈。他希望全體學員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積極擁抱數字時代,探索非遺傳承新路徑,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讓更多的人了解擺手舞,掌握擺手舞的基本技巧,感受擺手舞的獨特魅力,為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介紹,此次研修課程精心設置了文化通識知識、舞蹈基礎理論與技藝、實踐考察和創作展示四大模塊,通過專題講座、實踐教學、互動研討和實地考察等多種教學形式,為學員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