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在學術交流中心組織召開2026年中央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實驗室建設項目評審會,校內外專家及相關項目負責人共8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張向明主持。
此次評審會的主要任務是從本科教學適配度、資源集約性等多維視角,對項目的迫切程度、設備選型及經濟性等提出意見和建議。評審會設電子信息組、化生藥組、文科組3個分會場同步進行,其中電子信息組涵蓋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等6個單位,評審專家包括武漢理工大學熊兵處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單華生處長、武漢輕工業大學張雙德副處長等5名校內外專家。化生藥組涵蓋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6個單位,評審專家包括華中師范大學賀占魁處長、武漢科技大學吳少利處長、武漢紡織大學趙金龍處長等5名校內外專家。文科組涵蓋音樂舞蹈學院、美術學院等5個單位,評審專家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劉紅軍處長、湖北大學吳文華處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王芹副部長等5名校內外專家。
張向明首先向與會專家表達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他說,此次評審會是學校推進實驗室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專家們的“把脈問診”將為實驗室建設注入智慧動能,為學校聚焦“雙一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隨后,他簡要介紹了學校各申報單位圍繞實驗室建設項目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論證的情況。

評審現場。 朱曉靜攝
在各組分會場,各項目單位負責人圍繞本單位項目建設必要性、設備配置合理性及預期效益進行陳述。專家組針對“設備使用率”“資源共享機制”“預算執行可行性”等核心問題提問并討論,綜合評估后形成優化建議,強調嚴控重復建設,提倡資源共享,確保資金向基礎教學與特色學科傾斜。
本次評審作為中央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實驗室建設項目申報的重要環節,為學校實驗室建設提供了關鍵指導。項目各申報單位將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優化建設方案,確保實驗室建設項目申報預算的科學合理和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