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我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課程中心聯合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青年理論宣講團,組隊赴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展交流實踐活動。活動以語言文字為紐帶,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校館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
座談會上,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陳曉希圍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等核心工作,介紹了基地建設成果與發展規劃。中國文字博物館學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郝睿分享了文物保護、社會教育等實踐經驗,雙方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事業創新發展如何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深化校館合作路徑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討,達成多項共識。
活動中,我校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博士研究生熊永恒作《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筑牢中華民族團結之基》主題宣講,從歷史脈絡與實踐價值出發,闡釋語言文字對凝聚民族情感、強化國家認同的核心作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陳潤昊、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生周炳坤分別以經典朗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講為載體,展現語言文字背后的文化自信與共同體力量。
現場還舉行了我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教學實踐基地、課程中心實踐教學基地共建授牌儀式,標志著雙方合作邁入常態化、制度化新階段。我校師生一行在館方引導下參觀核心展區,觸摸甲骨文的千年歷史底蘊,體驗漢字互動項目,在文字遺存中感受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脈絡,為語言文字推廣積累了鮮活素材。

交流實踐活動現場。陳潤昊攝
我校相關單位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將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度融合,既強化了文化傳承的實踐根基,也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事業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學校將持續深化實踐探索,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為凝聚民族合力、服務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