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個科技基礎研究平臺績效考核獲省級優秀
作者:竇賽 來源:科學研究發展院
3月14日,湖北省科技廳公布了省重點實驗室、自然科技資源庫、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基礎研究平臺績效考核結果。我校催化材料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武陵山區野生植物自然科技資源庫評價均為優秀等級。
科技基礎研究平臺績效考核是省科技廳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范管理,推進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舉措,后續將根據考核結果給予評價為優秀的平臺50-100萬元經費后補助。近年來,催化材料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武陵山區野生植物自然科技資源庫均多次獲評優秀。
催化材料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2004年立項建設,2007年通過驗收,是我校最早建設運行的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在管理機制方面,狠抓規范管理,推動實驗室管理規范化和科學化,有效提升了實驗室管理水平;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注重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大力培養中青年杰出人才,強化科研團隊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科學研究方面,堅持做有組織的科研,始終面向能源材料化學領域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湖北省重大戰略需求,充分整合校內化學、材料、環境等學科優勢資源,積極承擔國家重大和重點科研任務,致力于開展含碳資源催化轉化及利用、環境催化與資源轉化利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設計與利用等領域重大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在煤炭、天然氣和生物質間接液化(費-托合成)高效催化劑、仿生催化劑和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功能高分子材料創制、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源轉化材料等方面形成了獨有的特色和優勢,取得了一大批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成果,有效提升了學校在國內外的學術聲譽,也為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湖北省武陵山區野生植物自然科技資源庫始建于2017年,是湖北省科技廳首批建設的科技資源庫之一。自立項建設以來,連續3輪績效考核均獲優秀并獲得連續經費資助。至2022年底,資源庫收集和存儲有湖北省高等植物臘葉標本4.6萬余份;收集武陵山區特有植物和重要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DNA分子材料3365份,其中具有較高藥用、園藝價值的植物達400種以上;收集湖北省珍稀瀕危野生蘭科植物DNA分子樣本145種;建有4處遷地保護的植物種質資源圃;完成了2個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申報并獲批。2022年,資源庫成員完成了全省范圍內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縣市區的全域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的普查,相關發現和數據已上傳“全國林草系統生物多樣性監測數據采集系統”。
責編:劉瓊 審核:潘文君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