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由哈正利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近現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文獻整理與數據庫建設研究”開題論證會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吳仕民、中央民族大學原校長陳理、煙臺大學原黨委書記崔明德、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周大鳴、內蒙古師范大學納日碧力戈教授、南開大學民族事務研究中心主任高永久、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民、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黃柏權等專家、學者組成了論證會專家組,吳仕民任組長。我校副校長段超、子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參加論證會。論證會由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覃瑞主持。
哈正利教授從研究對象與內容、研究目標與創新、研究重點與難點、研究視角與方法、研究思路與路徑、研究隊伍與計劃等方面,全面匯報了項目研究總體設計與研究方案。
在吳仕民的主持下,論證專家就如何更好地完善項目設計進行了廣泛討論。專家們肯定了該項目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社會意義,主要從進一步明確研究對象與內容、優化研究思路與路徑、科學設定研究方向與目標、合理組建研究隊伍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他們重點指出,要從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擴大文獻搜索范圍、選準文獻分類標準、聚焦重點區域文獻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研究工作。
段超作了會議總結,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他要求課題組全面梳理專家意見,認真分析并消化吸收,明確今后研究的方向與重點;組織課題組內部研討,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結合專家意見盡快修訂項目投標書,將開題情況及修訂后的投標書及時報送;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做好研究工作,加強過程管理,注重階段性成果產出,把握時間節點,統籌各項研究工作,按時完成結項。他強調,科研管理部門要做好協調與服務工作,及時傳達上級單位要求,為項目順利進行予以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