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構建我校“大思政課”育人格局,推進“大思政課”教育走深走實,11月9日,我校與武漢革命博物館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簽約暨揭牌儀式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舉行。武漢革命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曹波,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黎海波,教務處副處長陳曉希,以及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儀式上,曹波介紹了武漢革命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她說,武漢革命博物館與武漢多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了聯盟,創新打造“紅巷里的思政課”一體化思政教育實踐項目,積極探索開好大思政課的新形式、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課”。她希望充分發揮雙方師資人才優勢和紅色資源優勢,瞄準“大思政課”精準育人目標,著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陳曉希介紹了我校基本情況和學校大力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的相關情況,并表示學校高度重視與武漢革命博物館在“大思政課”建設上開展合作,教務處將在全校范圍內積極協調教學資源、實踐平臺資源、科學研究資源和創新創業資源,扎實推進“大思政課”實踐基地建設,不斷提升實踐育人的效果。
黎海波表示,學校十分重視“大思政課”建設,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大思政課”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將積極發揮學院在“館校”合作方面的牽頭作用。以合作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為契機,學院將在社會實踐、志愿服務、講座論壇、課題研究等領域與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深度合作,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力推進“大思政課”教育走深走實。
隨后,黎海波代表學校與曹波簽署共建協議,并共同為我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

雙方簽署共建協議。 彭偉攝
儀式結束后,參加儀式的我校黨員師生走進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參觀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開展了“賡續紅色精神,傳承革命血脈”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在參觀學習中,師生們重溫了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斗爭的革命歷程,接受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禮。大家表示,通過參觀學習,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