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5年迎新大會在學校大禮堂舉行。院長李長中以“在時間中成就自我”為題講話,勉勵同學們在珍惜當下的同時,眺望遠方,心懷夢想,接受時間的磨礪,勇敢探索、不怕試錯,最終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建設者。
在時間中成就自我
——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5年迎新大會上的講話
院長 李長中

尊敬的各位家長
親愛的新同學們: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個洋溢著美好和希望的時節,美麗的南湖之畔,雙子塔下,迎來了充滿活力和理想的你們。首先,向大家致以最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加入“文以載道,傳以致遠”的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感謝你們的信任,在眾多的選擇中選擇了我們這所“寶藏大學”。站在民大這個全新的起點,大家可能會思考?應該如何度過這段寶貴的,甚至是唯一的民大時光?我想,答案就藏在對時間的認知中。因此,我想以“在時間中成就自我”為題,談談我們應該如何開啟自己的“民大時間”。
首先,要學會在時間的賽道中奔跑。我們學校有優良的學風,有名家輩出的師資,有優雅的學習環境,大家要接受時間的挑選,而不是躲在時間的暗箱,任時光匆匆流逝,自己卻一事無成。張愛玲在《傾城之戀》的開頭寫道,上海為了“節省天光”,將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小時,然而白公館里說:“我們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這里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可是這里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為每天都是一樣的單調與無聊。如果是這樣,大家當下所有的期許和理想四年后就會落空。民大幾年,看似漫長,實則轉瞬即逝。重要的,我們要努力進入時間的賽道中,珍惜每一天,上好每一堂課,讀完每一本好書,這是對時間最基本的尊重。更重要的,我們還要拓展時間的寬度——就是將盡可能延長時間的流失,拼命追趕時間的步伐,大膽走出舒適區,勇敢接受時間的歷練,讓每一個日子都充滿意義,讓每一段時光都煥發光彩,才能活出無限的精彩。
其次,要學會在時間的征程中選擇。大學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可能,當然也會有無限的不可能,這一切都有賴于大家的選擇,因為除去學校和老師的必要引導或教育外,大家會有大量的時間用于自我選擇。或者與時間同行,磨礪自己的成長,或者與時間背道而馳,做時間的逃避者。這些選擇背后,有個人的自由。但大家要懂得,任何選擇都是為了成就自我,提升自我,而不是在自由選擇中迷失自我,讓選擇成了阻礙自己前行的腳步。換句話說,我們的選擇要能夠給知識以消化吸收的時間,給理想以孕育生長的時間,給友誼以培養深化的時間。但同時也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焦慮于立竿見影的回報。知識的積累、能力的錘煉、人格的塑造,如同樹木的生長,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靜默扎根的時間。要相信厚積薄發的力量,在時間的沉淀中淬煉思想的深度。
再者,要學會在當下的際遇中眺望遠方。大學生活是極為精彩而美好的,當然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日常,是周而復始的讀書、上課、自習或其他,難免給人以沉悶、單調、乏味之感。但大家要記住,時間是最公平的考官,是無言的導師,是最嚴格的鍛造者。你如何投資它,它便如何回報你。若投資于專業技能,你可能成為業界專才;投資于社會實踐,你可以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認識中國和世界;投資于內心的成長,你會學會與他人合作、與挫折和解。這一切,都需要大家在珍惜當下的同時,眺望遠方,心懷夢想,只有自覺的、大膽的擁抱時間,接受時間的磨礪,勇敢探索、不怕試錯,才能從青澀到成熟,從迷茫到堅定,最終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建設者,才能理直氣壯地享受美好的民大時間,民大才會回饋給大家一個美好的過程、美好的記憶。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