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院士之聲,共探科技前沿 廣西校友會代表應校友邀請赴廣西人工智能學院學習
作者:黃偉 來源:就業與校友工作處
9月14日上午,我校廣西校友會近100名校友應廣西人工智能學院首任院長、1998級生物醫學專業校友楊巨成邀請,赴該校參觀,聆聽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教授主講的專題講座。
活動期間,楊巨成帶領校友參觀了廣西人工智能學院的科研平臺與創新成果。作為2025年4月獲批成立的自治區級重點學院,該校依托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優勢資源,聚焦機器人與具身智能、農林人工智能應用等21個核心研究方向,已形成“底層技術突破+產業深度賦能”的雙輪驅動格局;與東盟國家共建的“跨境電商智能服務平臺”已在老撾、泰國等地落地,通過AI技術提升貿易效率30%以上。
校友們觀摩了低空智能監測無人機、小語種貿易智能翻譯系統等科研成果,這些技術正逐步應用于廣西邊境口岸與生態監測場景。
參觀學校創新成果。廣西校友會供圖
在隨后舉行的學術講座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以《太赫茲+激光:開創多領域創新變革之門》為題,系統闡述了這一前沿領域的發展脈絡與應用前景。作為國際太赫茲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姚建銓院士團隊曾主導全球首次太赫茲超導無線通信公里級傳輸實驗,并在太赫茲生物醫學成像、工業無損檢測等領域取得開創性成果。
與姚院士互動。廣西校友會供圖
在互動環節,校友們圍繞太赫茲技術的產業化路徑展開熱烈討論。姚建銓強調:“技術的價值不在于參數領先,而在于解決真實產業痛點。”他建議廣西依托區位優勢,建設“太赫茲研創中心”,推動技術與農林、邊貿等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
此前,我校校友會和廣西校友會已分別舉辦有關人工智能分享的系列活動。楊巨成在交流中表示,廣西人工智能學院正通過“雙導師制”培養復合型人才,未來將優先向校友企業開放東盟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等科研資源,推動技術成果轉化。
責編:劉瓊 審核:雷長生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