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校友辦負責人帶著校領導以及廣大師生的祝愿專程前往北京,在北京校友會常務副會長馮常海和副會長兼秘書長廖鋒的陪同下,在首都兒科研究所看望了盧靜校友一家。校友辦此行帶去了校黨委書記陳達云和校長李金林以及我校廣大師生對盧靜校友一家的問候與祝愿,也送去了校友會和學校師生給他們的愛心捐款。

我校校友辦副主任韋萍珊、北京校友會常務副會長馮常海
和副會長兼秘書長廖峰到醫院看望盧靜一家

小臧曦在玩耍
盧靜系我校經濟學院2005級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她到深圳工作,認識了臧廣瑜,兩人走到一起。他們是一對在大都市打拼的平凡情侶,意外降臨的孩子改變了他們的命運:2012年6月,盧靜在生產時因大出血摘除子宮,不能再生育;2012年9月,孩子臧曦查出患白血病,在首都兒科研究所接受治療,是該醫院歷史上接收的年齡最小的白血病患者。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4個月來,夫妻倆變得難以想象的堅強。
從2012年12月底開始,在我校校友會的組織下,通過互聯網在全國80多個校友QQ群中發出了捐助盧靜的倡議書。深圳、北京、廣西、福建、蘇州、重慶等地的校友會積極發起募捐,為臧曦籌集治療費用,挽回這個命運坎坷的小生命。廣大校友們積極響應,目前已經籌資約20萬元。廣東《新快報》、北京《新京報》、湖北《楚天都市報》、福建《東南網》等媒體,對我校校友捐贈盧靜的善舉進行了報道。
在首都兒科研究所,校友辦副主任韋萍珊見到了盧靜一家三口。此時的小臧曦又住進醫院,開始了第5次化療。盧靜介紹了小臧曦的近況:小臧曦很樂觀、很堅強,只要清醒著,他會一直笑。雖然化療很痛苦,但是小臧曦每次都挺了過來,從不哭鬧。小臧曦給了他們夫妻倆信心和希望,他們會一直堅持著把孩子的病治好。“已經挺過了第1次化療,后面應該差不多都能挺過去。我們也沒想到這個孩子能堅持到現在,他很堅強。”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劉嶸說。
據盧靜介紹,在我校校友發出救助倡議后,幾乎每天都有捐款匯至盧靜的賬戶上,有的連匯款人的姓名都沒留下。盧靜通過校友會,向關心他們一家的母校、校友及好心人表示深深的謝意。她說:“因為有了大家的幫助,小曦才有了生的希望。我不知如何表達感激,能做的只有銘記,銘記大家所做的一切,等小曦長大了,我們會告訴他,是校友們的愛心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