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南民族大學云南校友會聯合校友之家昆明璞玉書店,組織策劃“從滇商看云南”系列活動,每周日舉辦一場深度人文講座,持續一個月,共計四場活動。這場貫穿整個六月的文化盛事,以云南十大好書之一的《滇商》為載體,邀請城市與歷史對話,以滇商精神為棱鏡,折射出云南的萬千氣象。活動吸引了數百名文史愛好者、學者及市民參與,奉獻了一場解碼云嶺商業文明的文化盛宴。

6月8日首場講座,由云南財經大學趙越教授帶來《走進滇商釋讀云南》。嘉賓以原滇商博物館館長的專業視角,揭開云嶺大地千年商史的面紗,提出滇商不是簡單的商人群體,而是邊疆商業文明的開拓者,在茶馬古道貿易中形成“誠信為本、敢為人先、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精神內核,滇商精神是云南發展的“永動機”。6月15日,云南金融作家協會會長陳保邦先生講述《擦亮塵封的貨幣邊疆畫卷》,從古滇國貝幣流通講到近代富滇銀行崛起,揭示了“貨幣即邊疆治理工具”的歷史邏輯,以全新視角重構了云南金融史。6月22日,趙越教授以《近代滇籍僑商的故事》為題,深度還原了滇籍僑商在東南亞的創業傳奇,特別聚焦抗日僑領梁金山的杰出事跡,讓一段被時光塵封的商業救國史重放光芒,凸顯近代滇商的跨國基因與家國擔當。6月29日,復旦大學博士楊秋平分享《千年商脈:滇商貿易的歷史傳承與時代機遇》,認為從秦漢時期蜀身毒道到“南方絲綢之路”,云南始終是中國與南亞東南亞貿易的“毛細血管”,為“從滇商看云南”系列講座畫上圓滿句號。

四場講座不僅是知識分享,更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社交場域。中南民族大學云南校友會發揮“校友之家”優勢,與璞玉書店協同,聯動云南財經大學圖書館、滇商博物館和滇商研究團隊,組織策劃此次系列活動。會長楊曉(1990級民族學)、副秘書長黃小雪(2006級法學)分別擔任講座主持人,常務副秘書長袁芳(1995級法學)負責現場簽到服務工作,昂杰校友(2008級新聞)負責現場攝影工作,李松濤校友(2002級計科)在講座現場設香茗茶席與校園文創微展,讓“從滇商看云南”與讀者和校友的每一次見面都回味悠長。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以及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云南校友會踴躍參與,甚至還有從貴陽等地的聽眾前來支持活動,感受滇商故事的厚重,領悟滇商精神的力量。現場觀眾反饋熱烈,一位文旅業界人士表示:“第一次如此系統了解滇商歷史,原來云南的商業基因早在千年以前就已融入紅土高原。”

在第三屆滇商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云南校友會將緊密聯系實際結合校友優勢,在6月“滇商”系列活動第一季的基礎上,推出第二季活動。希望引領廣大校友以“滇商”為舟,溯文明長河而上,為地方公共文化活動和校友聯誼共創做出積極貢獻。
上傳:陳猛 初審:劉毅 復審:朱晶晶 終審:柯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