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湖北省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源于計算機科學學院中心實驗室。2000年,學校對中心實驗室進行了擴建。隨著計算機科學學院實驗大樓的建立,中心實驗室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后建成了軟件工程專業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工程實驗室、自動化專業實驗室、機械設計專業實驗。2003年后,為了加強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在原計算機開放實驗室的基礎上成立了計算機創新實踐基地,先后建立了ACM實驗室、計算機工程應用實驗室、虛擬現實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實驗室、智能小車實驗室、云計算與大數據處理實驗室、少數民族文字信息處理研究室、智慧農業實驗室等創新創業實踐實驗室和工程研究實踐實驗室。
2005年,學校進一步對“計算機中心實驗室”、“軟件工程專業實驗室”、“網絡工程專業實驗室”、“自動化專業實驗室”和“計算機創新實踐基地”等進行整合,成立了“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專家組視察了實驗中心,給予了高度評價。2008年,“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成為“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15年,“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成為“湖北省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9年,“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成為“湖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一、中心概況
中心獲得教育部、國家民委專項經費資助,近5年來共計投入3300余萬元,實驗室面積6200余平方米,可同時容納 2800 余名學生進行實驗,每年承擔實驗教學任務達90多萬人學時。
中心現有專兼職人員70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占總人數的53%,實驗技術人員10人,其中高級實驗師4人。
二、實驗教學平臺
根據學科門類和學生個性化培養需求,中心組建了具有特色的基礎實驗、專業實驗、新技術合作實驗、工程研究實踐、創新創業實踐、實習實訓基地六大實驗教學平臺。共包括基礎實驗室35個,專業實驗室14個,新技術合作實驗室5個,創新創業實驗室7個,工程研究實驗室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5個。
1、基礎實驗教學平臺
平臺下設計算機公共基礎、電工電子基礎等35個實驗室,主要承擔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語言、電子技術基礎等非計算機專業公共基礎課的實踐教學,面向全校51個專業,每年實驗人次數1.8萬,實驗人時數72萬。
2、專業實驗教學平臺
平臺負責學院7個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下設軟件綜合、物聯網、自動化等14個實驗室。軟件綜合實驗室擁有高性能設備800余套,可通過云終端遠程訪問和使用;物聯網實驗室配置50臺物聯網感知實驗箱,提供了功能齊全的傳感器采集和工業感知開發模塊,自動化實驗室配置了PLC實驗箱、DSP實驗箱、DCS控制柜、ARM9實驗箱等專業實驗設備。
3、新技術合作實驗教學平臺
本平臺與國內外著名IT企業、研究所合作,下設微軟技術實踐中心、中美聯合軟件工程等5個實驗室,為學生掌握最新技術提供條件。微軟技術實踐中心提供了kinect體感和win8應用開發套件,新思路創新團隊完成kinect應用項目17項,并在Win8應用商店中發布作品80余項,。
4、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本平臺響應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培養和孵化出新思路團隊、網庫科技公司等優秀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2014年,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人民大會堂為中心創新團隊授予“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
5、工程研究實踐平臺
平臺以實現優秀科研成果轉化為目的,下設8個實驗室。
其中云計算與大數據處理實驗室采用高性能刀片式計算機搭建虛擬化服務器集群,構建統一私有云平臺;少數民族文字信息處理研究室致力于少數民族文字的信息化方法研究,研發出包括女書、彝族文字在內的多種少數民族文字輸入法;湖北省制造企業智能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注于智能管理技術、智能系統與云服務平臺、制造物聯關鍵技術的集成與應用。
6、實習實訓基地平臺
為加強校企交流與合作,共同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中心與金山軟件等25家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