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學院舉行“致知”論壇暨學術沙龍第十八講活動。本次活動邀請華中農業大學的張樂博士對頂刊Science文章進行題為“蛋白亞細胞定位的ProtGPS預測模型及其運行部署”的解讀。本次活動由覃永華副院長主持,學院相關學科方向的教師及研究生參會聽取報告并進行學習。
張樂博士具備計算機本科與諾丁漢大學數據科學碩士背景,此次聚焦Science頂刊論文,深入闡釋蛋白亞細胞定位的ProtGPS預測模型。該模型借助先進算法,整合多維度生物數據,精準預測蛋白亞細胞定位,為解析蛋白功能、探究細胞生理機制筑牢基礎。同時,報告還講解模型運行部署的技術要點,從代碼實現到環境配置,清晰呈現科研成果轉化為實用工具的路徑。
蛋白亞細胞定位研究本屬生命科學范疇,而ProtGPS模型依托數據科學、計算機算法實現突破,為跨學科融合能為傳統生物學難題提供創新解法,拓寬了師生對生物信息學研究邊界的認知。在科研方法上,張樂對頂刊論文的拆解方式極具借鑒意義。從模型構建邏輯、數據來源分析,到運行部署實操,層層剖析,讓我們學會如何深度研讀高水平論文,提取核心思路與技術細節,助力自身科研思維提升。
問答環節中有老師探討模型的可解釋性,疑問“復雜算法構建的模型,怎樣清晰闡釋定位預測的關鍵依據”。張樂表示,團隊借助特征可視化、歸因分析等方法,挖掘對預測結果影響顯著的蛋白序列模式與結構特征,嘗試為模型預測邏輯“解密”,讓生物學意義更易理解。問答環節的深度交流,讓ProtGPS模型從論文文本,走向實際應用與學術探討的多維延展,助力師生深化對前沿生物信息學成果的認知。
此次學術沙龍能夠啟發我們在科研工作中嘗試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突破傳統研究的局限。可以借鑒ProtGPS模型的構建思路,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開展類似的創新性研究,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