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院大英三系負責全校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工作,開學時正是新冠疫情膠著之時,為了響應學校“停課不停學”部署,大英三系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線上授課的各項工作:
1.準備工作:
(1)教材準備
系主任舒靜老師在2月2日與人民大學出版社外語分社策劃編輯程子殊老師聯系,解決教師和學生的線上電子教材問題。程子殊老師立即組織技術小組,建立微信群“中南民族大學數字教材組”,幫助大英三系五位教師順利使用人民大學出版社的蕓窗教學平臺。人民大學出版社還免費提供550個課程序列號給學生,滿足9個教學班級約440個學生的教材需求。
(2)遠程線上授課準備
大英三系老師在認真研究蕓窗平臺教學資源后,多次在教學工作群討論,一致決定以蕓窗平臺為教材支撐,進行實時授課,力求達到線下面授課程授課質量,依舊以培養研究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為了確保網上授課順利進行,老師們寒假期間多次在教學工作群討論上課途徑,積極學習使用QQ群屏幕共享功能,并進行實時測試,保障正式授課不受現代技術障礙影響。周湘萍老師疫期在廣州父母家過年,因擔心手機操作不方便,特意購買新電腦,確保授課順利進行。楊琍玲老師身處武漢,將家里閑置已久的臺式電腦調試好,保障授課需要。
(3)學生群創建
在開學前,在教學秘書張佩老師的幫助下,大英三系老師獲取所有學生名單,我們按照教學班級創建課程QQ群,通過研究生院,將群號通知所有學生。
1.授課環節
大英三室于2月17日開始第一周遠程授課,到現在已經開展了11周教學工作。11周的教學實踐中,大英三系五位老師經常在教學工作群討論線上授課過程的問題,比如線上授課如何避免教師主宰的滿堂灌問題,老師們設計好課程授課方案,首先提前布置課堂發言任務,學生在課堂有準備的發言中體驗英語使用,同時也有機會展現對所閱讀文章的深入思考。
課堂之內除了有聲的語音互動,大英三系老師還鼓勵學生進行文本互動。汪望珠老師和舒靜老師分別利用QQ群和Zoom軟件的文本互動功能,通過文本互動,促使學生高度投入課堂,避免遠程上線卻遠離課堂的弊端。
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參與文本和語音互動,緊跟課堂,舒靜老師每次課后向學生公布互動頻次,課堂上講解學生互動言語質量。

大英三系老師在授課中注重時效性,把教材篇章閱讀與國內外時事緊密結合,在英語學習中踐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王海燕老師在教授新聞文體閱讀時,利用同步的時政新聞材料,比如China Daily, Washington Post等新聞素材,從新冠肺炎的不同命名引導學生閱讀國內外新聞報道,辨別不同命名的立場區別,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通過批判性閱讀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3.課外環節
研究生英語課程不僅僅在課堂以內,還延展到課堂以外,新冠疫情期間,大英三系的老師們經常與學生進行多樣化的互動,大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汪望珠老師一名學生經常把自己翻譯的課文給她修改,汪老師給予耐心的幫助,進一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為了提升學生對研究生英語課程所涉及文章的親切度,大英三系老師一起努力,找了優質的相關視頻材料,分配學生課外觀看,并布置思考任務:比如在閱讀介紹數學家約翰納什的傳記文章《美麗心靈》之前,大英三系老師給學生同名電影,在閱讀霍金論文《宇宙的圖景》時,我們給學生網址,讓學生先觀看紀錄片《宇宙之旅》,緩解學生閱讀結構嚴謹、句式復雜學術文體的畏難情緒。

除了與研究生英語課程相關的課外互動,大英三系老師還實時向學生分享課程以外的優質英語學習資源,擴大學生英語學習視野。舒靜老師曾經分享鐘南山院士呼吸學會國際年會上的英語演講視頻,打破學生英語學習工具性考試目標的閉環,讓學生認識到英語不僅是吸收信息的渠道,更是表達思想,傳播思想的重要途徑,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內生動力。

當然,大英三系老師們依然關注學生在研究生英語學習中的基本語言問題,通過蕓窗平臺,給學生布置課后練習。
2020年冬春之交,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研究生英語課堂從實體教室轉移到線上課堂,然而大英三系全體教師嚴謹的工作作風并沒有降低研究生英語課程的授課質量,并一如既往地保持教書育人的理念,在授課中,不僅僅提升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研究生英語是大部分研究生學生生涯的最后一程英語之旅。大英三系老師們希望巧妙利用每篇經典文章的豐富思想養分滋潤學生的心靈,和學生一起體驗語言所帶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撰稿:舒靜審核:易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