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下午,外語學院大英第二教研室在10404教室舉辦了一場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的案例展示活動。五位來自不同課程組的老師分別分享了他們在各自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際案例。
劉蘋老師分享了關于人與海洋生物和諧共處的主題。在她的課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與海洋相關的單詞和知識,還能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人類與海洋生物如何和諧共處這個話題,培養出學生對生態保護的意識和理解。

程謙老師則分享了中國文化課程中中西教育方面的對比。她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形式、內容和目標等方面,讓學生了解中西教育的異同之處,進而認識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智慧和價值。
胡江波老師則展示了寫作課程中如何用對比和比較的寫作手法對比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通過此類案例教學,學生在學習具體的寫作技巧的同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兩種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差異。

曾素英老師在《新視野大學英語》“Fred Smith and FedEx”一課中,讓學生探討企業家的精神。她認為,企業家心態、進取心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是值得學生向往和借鑒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企業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這無形中對今后有志于自主創業的學生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最后,金玲老師以英語國家文化中“英國經濟”一課為例,并與中國經濟穩定的狀態進行對比。通過這些案例,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兩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政策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從而更好地認識到全球化時代之下不同國家的優勢、發展模式和差異,增強民族自信心。

通過此次思政教學案例交流,教師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互相學習、交流、探討,增強團隊合作能力,為今后更好促進大學英語及拓展課堂思政融入,立德樹人,培養既有中國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大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