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國文學分會、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會認知詩學分會等學術組織常務理事陳后亮教授應邀為我院做學術講座《理論熱的興起與文學研究的跨學科轉向——兼議“跨學科研究”的三層內涵》。外語學院院長易立新、副院長李敏杰、英語系主任耿瀟及學院部分師生參與了此次講座。
首先,陳教授簡要介紹了“跨學科”這一概念,講解了圍繞“學科”的四個重要要素:Subject Matter(What),Methodology (How),Function(Why),Institution (Who)。他指出目前人文學科尤其是外國文學專業陷入的合法性危機,表達了學科發展在困境中尋求突破和自我拯救的展望。

(現場觀眾認真傾聽講座。灑玉潔攝)
隨后,陳教授回顧了外語學科近100年的發展歷程及經歷的三個階段,對各個階段的學科建設進行經驗總結,凝練地概括出各階段的重心及不足。接著,針對當前文學研究狀況的常見質疑,陳教授講述了文學研究面臨的“跨學科還是非學科”爭議,點明了文學研究的核心。

(陳后亮教授為現場觀眾答疑解惑。灑玉潔攝)
最后,陳后亮教授通過對近百年英文學科發展歷程的反思,分別從文學批評的方法、對象及功能等層面探討文學的跨學科屬性,思考跨學科研究的價值與困境。
在自由交流環節,老師和同學們就選題的挖掘、文學閱讀等問題踴躍提問。陳教授耐心、細致地做了答復,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和體會。他表示,要學會利用“后見之明”以小見大,建議同學們先掌握非歷史學科的歷史知識背景后再進行文學閱讀。講座在熱烈地掌聲中圓滿結束。通過此次講座老師和同學們對英文學科的發展歷程以及跨學科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為今后的專業學習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責編:李敏杰 審核:戴迎峰 上傳:肖蒙 上傳時間:2023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