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在10號教學樓407教室,外交學院武波教授受邀為外院師生作了題為“翻譯中國——內容、原則及方法”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院副院長李敏杰老師主持。
武波老師是外交學院英語系教授,首屆國家教委“中英友好獎學金”獲得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英國應用語言學會會員,《外語教學與研究》、《中國應用語言學》等學術期刊審稿人。目前主要從事學術研究領域為國學與中國文化英譯,以及跨文化傳播。

武波教授在2個小時的講座中引經據典,基于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大數據生動地講解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道德傳統、和合方法與禮樂教化,讓大家深刻認識到中華文化的高、深、遠、久。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因此,翻譯中國既要遵循內外有別的原則,也要注意話隨境變。武教授提出,在翻譯方法上一是要“迻文譯化大翻譯”,既要翻譯語言,又要翻譯文化;二是要原汁原味、異化優先,這也符合黨中央提出的構建中國話語要以我為主的方針。武教授的講座發人深省、振奮人心,在座師生受益良多。
講座最后,武波教授就“中華文化的學習”及“翻譯初心”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有理性、有深度的剖析和解答,參與師生受益匪淺,為外語學院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