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郝祥滿教授應邀來我院講座,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關于國家社科后期資助申報的精彩講座。講座由副院長皋峰主持,院長易立新教授、副院長李敏杰、鄧之宇及部分師生代表參加。本次講座還吸引了其他學院師生積極參與,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繁。

郝祥滿教授講座中。皋峰攝
郝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學術經歷和成功申報四項國家社科后期資助項目的經驗。他強調,項目申報的成功,離不開平時的學術積累和對研究領域深入的探索。郝教授提到,他之所以能夠連續獲得多個項目,與他平時熱愛閱讀、勤于筆記和深入研究密切相關。
在講座中,郝教授特別強調選題的重要性。以自己的第三個國家級項目“中日語言接觸中的日本國語建構及其民族意識研究”為例,郝教授詳細論述了如何做好跨學科研究。他建議年輕教師在選擇研究課題時,應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專業背景,同時關注學術前沿和社會需求。他提出,通過開設選修課程,可以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為申報項目積累素材和經驗。
此外,郝教授還就博士論文與后期資助項目申報的關系進行了深入討論。他建議,申報者應充分利用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過高的重復率,確保申報內容的原創性和創新性。
在互動環節,郝教授耐心回答了我院教師和其它學院教師的現場提問,為大家解答了申報策略、項目評審標準以及如何平衡教學與科研等實際問題。
本次講座為我院教師提供了寶貴的項目申報指導,為在場的研究生們指明了學術研究的方向。學院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促進學術交流,提升科研水平,助力師生在學術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者:皋峰 攝影:皋峰 責編:李敏杰 審核:李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