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副高級)、博士生導師崔峰應外語學院邀請,為師生作主題為“中國當代翻譯史研究的路徑與方法——以文學翻譯期刊研究為例”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副院長李敏杰主持,副院長李明、皋峰及學院部分師生到場學習交流。
崔峰首先對《世界文學》期刊進行了介紹。他梳理了該刊物發展的三個階段,指出《世界文學》作為中國譯介外國文學的重要平臺,在推動中外文學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接著,他分析了外國文學譯介在中國的發展脈絡。隨后,崔峰探討了中國當代翻譯史的研究方法。他指出,翻譯期刊研究需關注政治、文化和社會背景,并以《世界文學》為例分析了該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功能變化,及其在推動中國文學現代化及中外文學接軌方面的重要意義。

講座現場(周婕 攝)
最后,崔峰分享了翻譯史研究的理論與原則,強調翻譯史研究應結合歷史語境,注重翻譯的社會功能、讀者反饋及其對本土文學的影響。他建議研究者從多維度入手,結合文本分析、歷史考證與理論探討,進行全方位的把握。
講座在熱烈的問答與交流中圓滿結束。本次講座以豐富的理論和案例分析,為中國當代翻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論指導,為學院師生豐富了學術研究的視角與維度。
專家介紹:崔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副高級)、博士生導師,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翻譯副修課程負責人、中文系管委會委員,兼任北京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翻譯認知研究會、世界翻譯教育聯盟等學術機構的教授、研究員、理事/常務理事。他在國內外知名期刊、論著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另有專著、編著、譯著八部,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中外文學交流、中國翻譯史、新加坡翻譯史等,主持或參與新加坡教育部及中國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多項。
作者:王曾碩、張穎彤 攝影:周婕 責編:李敏杰 審核:李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