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應外語學院邀請,中央民族大學何克勇教授作題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中的受眾接受”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副院長李敏杰主持,部分師生參與學習。
何克勇教授首先對中國作品外譯現象及問題進行分析,指出翻譯須考慮譯入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審美趣味,應考慮譯文的接受效果。他從傳播學和語言學視角,結合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和傳播效果等內容,指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中的讀者接受機制。何教授還分享了優秀傳播的案例,強調翻譯應該是以傳播為目的,著眼讀者接受,注重翻譯效果。在AI時代,對譯者的語言能力、翻譯能力要求更高。他鼓勵同學們要多讀書、真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的翻譯技能。在交流互動環節,何教授圍繞翻譯對等的相對性、中國詩歌英譯、中華學術外譯等內容回答了師生的提問。

(何克勇教授講座現場。 肖蒙攝)
本次講座以豐富的理論和生動的案例,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論指導。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專家介紹:何克勇,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翻譯協會影視譯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宣部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民委翻譯顧問。曾任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等職,長期從事口筆譯實務及教學研究工作,擔任國家領導人及國務院新聞發布會口譯。出版專著、譯著1部,審校譯著15部,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24年獲中國翻譯協會“資深翻譯家”稱號表彰。
作者:農艷梅 攝影:肖蒙 責編:李敏杰 審核:李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