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下午在學院261報告廳,北京大學周鵬助理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做題為《光催化太陽能氫燃料制備》的學術報告。本場報告會由呂康樂教授主持,資環學院和化材學院的60余名師生參與了本次講座。
半導體光催化水分解是一種僅需要消耗水和太陽能的制氫方式,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光催化水分解制氫技術的實際應用受到多種因素限制,包括STH效率、穩定性和氫氣純度等。周鵬助理教授從光解水的工作機制、光催化劑的表面結構調控和催化反應路徑設計這三個方面出發,介紹了其課題組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1)通過構筑光熱協同催化表面水分解反應,提高抗高溫型InGaN納米線的STH效率和穩定性;(2)在光催化劑表面構建熱穩定型且富電子態的金屬單原子,實現光催化制氫效率的顯著提升;(3)設計基于化學品高值化轉化的制氫反應,同時獲得高純的氫氣和高價值的液態C6產物。

周鵬老師的研究聚焦科學前沿問題,他為與會師生詳細介紹了其研究思路和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并對本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報告結束后,周鵬老師對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耐心和詳細的解答。
周鵬助理教授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獲得2023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海外),主要從事半導體光催化制氫領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Nat. Rev. Chem., Nat. Synth., Nat.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Ed., JACS和PNAS等領域內的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5篇,個人總引用次數超過1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