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校運會期間資源與環境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和黨支部聯合在南湖操場開展“碧水藍天”科普宣講活動,同建綠色校園,共享文明之風。
垃圾分類切實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積極響應學校建設綠色校園的號召,增強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將環保的理念貫徹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垃圾分類”刻不容緩。

在活動過程中,青協志愿者與黨員以及發展對象們在南湖操場為同學們和周邊的居民詳細地介紹了“武漢四分法”垃圾分類,通過小游戲加深同學們對于垃圾分類的認識,吸引更多的同學加入本次活動。

除了在操場上,我院志愿者和黨員也深入各個學院的大本營,定期向各院大本營值班人員進行了垃圾分類的科普,加強了資環學院與各個學院之間的交流。一起快樂志愿服務,“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通過此次活動,志愿者向同學們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同學們規范投放垃圾意識,糾正垃圾亂投亂倒的不良行為,引導師生養成講文明、愛環境的生活習慣,樹立資源循環利用新風尚,打造文明校園。讓大家明白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增強愛護環境和保護生態的自覺性。


三年來,資環學院堅持校運會期間進行“碧水藍天”科普宣講,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我們的行動中來,收獲院級校級好評無數,“最可愛的我們”一直在行動。自覺做好垃圾分類,共同守護美好家園,碧水藍天不再只是愿望。
